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大家现在对这个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无论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希望保持优秀的状态,一直发挥自己的价值。那么这就需要一直学习,一直成长,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技能栈。
作者
著名读书人罗振宇,罗胖,罗老师。关注了逻辑思维,也就是偶尔听一下他的60秒语音。虽然都说他焦虑,这个事情吧,就是焦虑的人到处都是,他提出了知识服务,久而久之也让一些人更加焦虑了,比如我。 但因为奇葩说,因为他的新年演讲,让我对罗老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一个人可以用电视剧看书,确保每天看一本书,这样的“自虐”,但确实他的乐趣。奇葩说选手直接怼了,生气但还是保持了风度。新年演讲,也是很用心在做的,惊喜的发现他和他的团队,真的做了很多的事情,思考问题并去研究问题,调研落实下去,可能也是为了每年给听众不一样的感受。但认真做事的人都值得肯定。
本书初印象
名字大气,这个“进化”二字,也是我单位这两年老板说的zui多的词,讲的也是生存,变化,发展,一种自我提升。书的内容,确实有点过于概念啦~
如何终身学习,进行自我进化?
我从这本书里面做了这几点总结:
1、不傻学,需注重学习方法
如果你是学生,你回忆下一学期学的课程,基本都是讲概念,围绕着概念展开的各种考试,如果能掌握概念,理解概念,那么学习成绩不会太差。而到我们工作中,更会发现,当你接触一个新的事物,第一反应是了解概念,理解定义,然后就学会了使用。
关于傻学,这个事情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zui为明显,按照学校的教育方式,当你要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找一本入门书,按照书的教程,一步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我称之为傻学,原因有二,第一:在职场中,没有那么多时间;第二,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第一需要的是解决办法,而不是学习教程。不要傻学,注重方法,因为很多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和事,人际关系或者工作流程,我们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将他们与我们的旧知识进行“缝合”,然后使得我们的知识架构得以提升。
2、凡是设定目标,让自己有目标意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说的是计划,但我们做计划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所以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要有目标意识。比如我们要学习尤克里里,如果只是一时兴起,听着好听,简单学学,偶尔练练,那么即使学习3-5年,也不会有太大进步。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目标,3个月后能流畅的弹唱一首歌曲,那么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有意义和有意思了。自己也会期待目标实现的那一天,更加有动力了。
设定目标切记:
目标太大,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就会导致无法坚持;
脱离实际,理想状态,无法激励自己,只能百日做梦;
目标太远,一下计划到了2年后成为什么样,无法短时间看到正向结果,而容易失去信心。
3、一只眼死,两只眼活
核心竞争力,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个核心竞争力绝不是一个,应该是2个或多个。这里书中举了好多例子,比如读书读的多,已经做到25%,那么你再多一个演讲技能,做到25%,那么两个技能都具备的人,就成了某个领域的头部。比如,亚马逊除了电商平台,他的云服务还有仓储和物流都很厉害,小米大家都知道的是手机,他还有电视,米家,金融等多个眼。
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有一个或者多个核心竞争力。
4、要有批判性思维,辩证的看待问题
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你搜索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答案,应该怎么看待这些答案,就需要有批判性思维,辩证的看待。当你问:在北京,租房好还是买房好?如果是租房中介回答的肯定是租房好,如果是父母回答的,当然是买房好。这些答案都没有错,但你听谁的?这个时候你需要多个角度考虑,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接受的信息也一样,切不可照单全收,没有任何思考,跟风评论,跟风评价。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都不同,不能利用自己的假设填补来意象别人的生活,而去跟风行动。
做到:
带着问题思考,做出适合自己的行动;
看事情的多面,从各个角度分析,学习辩证法;
不人云亦云,如有条件,多找一些人了解,咨询,为判断做参考。
文章片段
认知升级的三个路径
我们这些普通人怎么升级自己的认知呢?
由浅到深,傅盛谈了三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个,也是zui基础的,就是心态。也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假设自己无知,这是自我认知升级zui基本的路径。
这一条,看起来很鸡汤,但其实做起来极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生存的,我们时刻生存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维护自己的脸面,捍卫自己的权威,是我们的本能。如果单摆浮搁,我们当然能认识到自己要进步,但处在众人的网络之中时,你还能坚持这一点吗?有一次,我因为有事,急匆匆地披上衣服走出办公室,这衣服穿反了,我自己也知道,准备在坐电梯的时候重穿。走到办公室门口,有位同事就提醒我:“罗胖,衣服穿反了!”我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可是到了电梯里,我就反省了:“我知道”这三个字,是不能轻易说的,尤其是不能轻易跟同事说。你以为你知道的事,未必真知道。就算你真知道的事,也不能让别人误以为你真知道和全知道。所以,回头我还向那位同事道了歉。
第二个认知升级的途径,是行动。
傅盛说自己的一个例子,两年多前,他就说“今日头条”将来不得了,它是移动端的搜索。但是他自己一直到2015年的第四季度,才开始召集人马,开发类似的业务。这就是认知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很重要和真的认为很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这个现象太常见了。我们都知道健身很重要、学习英语很重要、不抽烟很重要,但是真的下决心去跑步、去背单词、去戒烟,就太难了。那你说,你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呢?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难就难在这里。
我自己经常和内容行业里的人聊天,很多人都说,技术是未来,将来的内容产业都会被技术影响,都能说出一大套。
但是这么多内容创业公司,我们还真很少看见哪家真的花钱去建立技术团队。为啥?因为做内容的人往往是文科生,觉得自己不懂技术,所以,就回避在技术上的认知升级。
认知升级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加入一个zui牛的团队,和认知能力比你高的人在一起。这甚至是在重新解释管理这件事。
过去的管理是什么?是构建一种协作的秩序,重点是秩序。上下班打卡,是管理你的时间秩序,工作有KPI,是为了管理大家的目标秩序,等等。但是傅盛说,这个时代,管理不是执行管理,也不是组织结构管理,而是你比别人更理解一件事情。
——来自《终身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