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花马
昨夜,一组古琴曲萦绕于室。
想起去年某日深夜为某一案件辗转反侧,疲惫焦灼之际,在拾音者“检察官朗读第十弹”听到伟东兄的赤壁赋,游目骋怀,古风隐隐,极大纾解了我的疲惫。又一日,出差途中收到伟东兄的信息,拟就某一业务问题征询我的意见,有一些材料,我表示阅后回复。然,嗣后,时间及精力原因竟忘了此事,心中好不歉然,但也一直也没有向伟东兄致歉。
在这一组清泠恬澹的古琴曲中,不由得又想起伟东兄诵读赤壁赋的豪迈声情,一如白居易在《清夜琴兴》中所言:“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叶嘉莹先生说人生的追求有两种,一种是向外求,求物质、求功名;一种是向内求,所求的是人格的完成。章太炎认为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喜读古文与史书,让身为检察官的伟东兄比同龄人多了一层厚重与沉静,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法律人在向内追求人格完成。
说到古文与古琴,白居易是懂得琴音的。你看他在这首《清夜琴兴》中的描述,山中秋夜,众鸟都已经栖林,清泠的琴声,发自于木琴本质的音色,恬澹的琴声亦正符合恬澹的心境。一曲终了,余音袅袅,直至所有的回响都没有了,秋夜更加深沉寂静,平和恬澹的琴声伴随着安闲平静的心,融化在天地里,物我两忘,一片澄澈。
诗言志,除了这首《清夜琴兴》,白居易还有不少与琴声有关的诗词佳作。比如:
《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对琴酒》: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角尊白螺醆,玉轸黄金徽。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夜琴》: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船夜援琴》: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听弹古渌水》: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
《清夜琴兴》: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古琴相传为舜发明,最初仅五弦,按五音宫、商、角、徵、羽正音分配,周初增文武两弦,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亦称七弦琴。在文学中,凡与琴相关之事,一般均指古琴,如剑胆琴心、焚琴煮鹤、琴瑟之好等等,琴总为大雅之事,代表修养。古琴在中华文明的漫漫长河中,声音弱小,仅为文人欣赏,逐渐变得孤傲,不与世流合污。
削桐为琴,束丝为弦。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自汉代起有文人雅士如班固者认为:“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古人制琴本为治身,并非“众乐乐”的娱情乐器。“琴为圣业,君子涵养中和之气,即以修身理性,当以道言,非以艺言也?”
嵇康说“琴能感天地以致和”,老子有云:“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私以为,无论是琴,还是诗,皆是在静中洞见内在的自我。
●孔子《幽兰》: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 无所定处;时人谙蔽, 不知贤者;年纪逝迈, 一身将老!
(蔡邕《琴操》记载:“《猗兰操》者(即《幽兰》),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讲真,这首幽兰,让我一声叹息,它流露出一代圣人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茫与抱憾,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必然是孤独的。)
●嵇康《琴赞》:惟彼雅器,载璞灵山;体具德真,清和自然。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温乎其仁,玉润外鲜。昔在黄农,神物以臻;穆穆重华,记以五弦。闲邪纳正,亹亹其仙,宣和养气,介乃遐年。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世人只道阮籍猖狂,岂不见幽忿高歌之啸?)
●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 苏轼
《听杭僧惟贤师琴》: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舟中听大人弹琴》: 弹琴江浦夜漏永,敛祍窃听独激昻。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千年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
《听僧昭素琴》: 至和无攫酉 夅,至平无按抑。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贾岛《听乐山人弹易水》·: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以上打乱年代顺序,把他们几位放在一起,其实也是有意的...........)
●王维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岳州徐员外弹琴》: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幽涧泉》: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涧泉,鸣深林。
《独酌》: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赠临洺县令皓弟》: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如果说王维是小夜曲的话,李白简直就是交响乐啊......)
●王昌龄《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辩经纶。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刘长卿《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琴声萦绕..........嵇康以《广陵散》表达对黑暗统治愤激之情,阮籍以《酒狂》来申张压抑而不得舒解的痛苦,韩愈《听颖师弹琴》而大喜大悲......一首首读过来,发现及至宋代已很少再有《广陵》《胡笳》《离骚》等激情洋溢之作,而多为《平沙》《渔歌》《渔樵》等“萧散闲远”之趣。
《苏轼文集》卷七十一《题跋琴棋杂器·欧阳公论琴诗》记载: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此退之(韩愈)《听颖师琴》诗也。欧阳文忠公尝问仆:“琴诗何者最佳?”余以此答之。公言此诗固奇丽,然自是听琵琶诗,非琴诗。余退而作《听杭僧惟贤琴》诗云:“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前剥啄谁扣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诗成欲寄公,而公薨,至今以为恨。
欧阳修为什么说韩愈听的是琵琶,而不是琴呢?因为韩愈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与儒家倡导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调之中;发而皆中节,调之和”相悖,琴音为“圣庙之乐”,雅正为本,大喜大悲只能属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琵琶、筝等演奏“郑卫之音”的民间乐器。
但苏轼则认为“琴非雅声”。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他反对一味慕古求雅、缺乏真情实感的琴场风气。“世以琴为雅声,过矣,琴正古之郑卫耳。今世所谓郑卫者,乃皆胡部,非复中华之声,自天宝中坐之部与有部合,自尔莫能辨者。或云今琵琶中有独弹,往往有中华郑卫之声,然亦莫能辨也。”
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听琴声论琴事,世以琴为何声,实则是儒道释不同安身立命之道下的三观差异。
我曾在《诗人是未被承认的世界立法者 》一文中提到,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入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我们不曾见的人,可以在诗中见,没有处过的境,可以在诗中想象到。夜阑更请弹《文王》,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将“情感和理智”结合起来,驱除因熟知某些永远正确的大词而产生的“傲慢与偏见”。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以寄兴。若有幸得遇,则一人已足,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千年寥落独琴在,古意何曾堕渺茫?就这样细细地听吧,如河口,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