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现在好像正常了许多,写自己喜欢写的文章,虽然也对自己写的题材离我想象中的愿望还有些距离,还有些不满意,但是自己就是愿意这么写,于是自己不去考虑任何人的感受,自己写的文章也不是为了某些约稿函写的,也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写的。——但是写故事的人更容易成名,写故事的人一定会是常青树。
但是过去的三个月里,自己的确走了一条弯路,却不得其解,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一直很焦虑,一直很躁动,心情一直很糟糕,有一股找不到门路的怒火,自己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自己也想像有些人那样抓到人家读者的命脉,自己写的文章受到人家读者的欢迎,每一次更文都会赢得爆文的效果。我其实对有多少人看我的文章并不感兴趣,对自己有多少粉丝并不感兴趣,对有多少人回应我的文章兴趣也不大,但是自己中毒日深,看的文越多,就被某些人的逻辑圈住了,自己也走进了人家设计好了的游戏规则,跟着人家的节奏走了!
自己也不是总看那几个人的文章,但那几个人的确是网站里不能忽视的存在,前人的经验总是后人借鉴的捷径,于是自己就喝了人家的孟婆茶,稀里糊涂的就上了人家的道儿,中了鸡汤和励志文的毒!于是自己也像神经病似的,关心自己的文章有多少人看,看自己的粉丝增长了多少,焦虑人家成功了,为什么自己不成功!有时候人家的留言自己也会选择性的回应,有些献媚式的留言,自己根本不会去考虑回应,自己感觉自己很牛,自己不会太在意对自己没有太有影响的因素。
自己写文,也是太随意,随手写一个题目,就开始在题目下夸夸其谈,直到自己的灵感充分抖搂干净。自己写的文章没有温情的东西,就是解决事情的工具文,估计,看这些文的人,都是出于工作需要才会看我的文,如果,自己是养娃的妇女,你说她会对我的文感兴趣吗?如果自己对着一帮不相干的人,写了一些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文章,你估计是不是牛唇不对马嘴?是不是对牛弹琴?
我昨天写文的时候,自己已经好几天没有写文,也没有看文了,但是自己梦里还是迷糊于清醒之间,自己唯一关心的还是写文,写自己要写的文。因为长时间没有写文,因为长时间没有看文,自己脱离了那个环境,自己的脑袋里的思路得到了修正,自己感觉到自己中毒太深了,许多人为了赚点击率,刻意赢得眼球经济,刻意营造鸡汤氛围,营造励志氛围,把眼球经济当成衡量文章成功的唯一标准,让人错误的理解成点击率高、粉丝多才是写文的最高标准,其实,曲高和寡,好的东西真的没几个人懂,所以,看文的人也不会多,流行的东西虽然不一定是好的,但是迎合了许多人的内心中的那种低级欲望,所以,看的人也会多,但是想要有什么结果,最终的答案都是始乱终弃,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谁也不会明着面拿到台面上显摆,除非这个人头脑有问题。
写文的不如那些抛头露面的女主播,良家妇女不一定比不上青楼女子颜色好,但是青楼女子一定有市场:良家妇女只会讨一个人的好,可青楼女子却会讨所有的男人的好;爱因斯坦的文章不一定有黄色小说好卖,谁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书的作用,但不会去买,去看,因为能看懂他的书的人一定不多;孔子也承认好德之人没有好色之人多,如果你也以为自己的文章写的好,看的人一定多,那你就一定中毒了,你的芯片需要重新格式化,重新刷机一次,或者重新做一下系统,然后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上路,这一回,你一定不会再在原来的陷阱处掉进去。
什么样的读者,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作者;有什么样的土壤就有什么样的庄稼。如果你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老师,估计你的受众一定都会看你的文章,你的文章点击率一定很高,这些人里多是你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如果你是成名作家,你的文章点击量一定都是来自你的那些拥趸者,这些人崇拜你就像崇拜一个明星,你靠着这些忠实读者养活着,日子就能过的很好。但前提是:你一定是一个成名的作家,像莫言像韩寒像郭敬明那样的有话语权的作家,他们的读者,可以换一个词了,就是粉丝经济,不疯魔不粉丝,像张爱玲,像胡适,像林语堂,像沈从文即使骨头都成灰了,也还会有人顶礼膜拜的。
所以你面对着一大批掌握着话语权的、拿着智能手机的、没有时间深读文章的家庭妇女、忙于买房供房的工薪阶层、忙于坐飞机飞来飞去的老总、忙于线下活动的交流者、忙于应付各种讲课任务的讲师团……你还想怎么地,你真是想多了!你总想自己的文章有点击量,你又不想写那些赚眼球的那些文章,你总是我手写我心,总是自嗨,写自己喜欢写的文章,你的文章只能继续埋没一段时间。除非你有机会,露出峥嵘面目,让你一夜之间红透了大江南北、大河上下,你的这些文章都会被挖掘出来,被晒出来:原来,你是这么有思想的人,你藏的这么深!你这么低调!——哪里是自己藏的?哪里是自己低调?是自己被人家挡住了阳光,自己被人家的五行山压住了五百年!
我估计那时候自己被发掘出来,自己的曝光率前后,真是天上地下,不同往日。如果自己不是一颗流星,自己不是和某些草根作家一样见光死,而是越发精彩,估计,自己借助网络的威力,自己就可以靠写作吃一辈子饭了。只要自己能写,一年的时间里总有新作品出来,自己只管出,至于卖不卖又是一回事。我估计,因为有粉丝存在,卖书还是卖的出去的。
要想成才,就做好准备,做持久的红的准备,现在你不要再去看别人写的那些鸡汤文、励志文,不要再被人家的迷魂汤迷惑了自己的眼睛,人和人不一样,人家成功的案例不可以被模仿,自己成功的案例只有自己适合,不是所有的大众都通用的,所以,自己还是多看书,多写作,坚持到最后,板凳要坐十年冷,钱钟书和杨绛也是最近几年才红火的,那几年,谁看到他们了?但是人家一露面就有彩儿出现,学人做人做事,要学这样的人。如果学那些见光死的人,下场都很悲惨,自己被文学害惨了一生,被文学耽误了一生,这样的例子也不是很少,也许早早改行,说不定就不用这么难受了!
既然要写下去,就不要被有些人的语言迷惑了,当你的意识被人家的语言迷惑了的时候,你的行动力一定会打折扣。当你怀疑一件事正义与否的时候,你的执行力一定不坚强,但是你要明白:你是要什么,你是为了争议活着?还是为了写作活着?争议经常有,但是写作停一停,你就会被人家落下很远的路!
不管什么世道,都有写文的人一碗饭存在,有的人心不诚,没有走下去,是他活该!有的人除了写作,就是写作,不受外界影响,相信这样的人一定会被上天眷顾,上天总是心疼那些像傻子一样头脑简单的人,因为这些人的执行力总是很单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