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难过的一天,但今天也是最开心的一天,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换一种心态去看,拐角遇见它——阳光美好的生活,不在于世界是什么,而在于你心中有什么。
难过的是,昨天刚讲完的练习,收上来检查批改,其中一个在两个班级看起来是比较好的班级,确实最糟糕的。在批改的过程中是越改越气,可能是因为我太尽心尽力的原因。然而,事实是,这个班却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在我看来还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的学生,是没有认真听课并改错,尤其是我特别强调的易错题。上课的时候强调过一遍,学生做练习时又做过一遍,在我来讲评练习的时候,再着重强调一遍的知识点,收上来批改的时候一看,竟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意料,大部分学生没认真听课并改正过来,还有不少学生竟然空着没有做,这个比例还相当大,达到百分之60左右。于是,在下午的第一节课上足足用了半节课时间将这个问题——学生上课的听讲状态,很是气愤。说到底是一个习惯问题,学习的态度与习惯,这是决定学生学习高度的关键。刚好写到这里到时候,学校德育主任进来教师,和我聊起学生的状况,我就说,学生的习惯很差,他提到要对班主任与老师培训,说要作一个关于整顿学生习惯的规矩,我说,这个问题主要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他说,我们对着家长的时候不能如此说,我说,这是事实,我作作班主任的时候,就如此和家长说过,虽然确实如他所说,家族很不高兴,甚至和你急。但是,这是一个教育的事实,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当说则说。我曾在文章中多次说到这个问题。并和他说,教育本不是万能的,何况学校的小教育还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互融合,所取得的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成效那已经是几乎被消逝得所剩无几了。当下,我们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社会上的成人不太相信,即便是学生本身也很多人是不相信了的。也许,这就是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无所谓的心态,这也是我在课堂中从一部分学生脸上与眼神中看到的东西。但是,作为一名老师,从职业道德角度出发,从为人的良心出发,从学生对老师的劳动成果,以及从学生对自身的学业负责的态度来看,依然很是气愤。
开心的是,在另一个班的学生同样的一次作业,却比上面那个班好得多。但有一个女生的一次作业,让我很是无语,实际上也是态度引发的。具体是一个课文预习作业,看完课文完成一个看拼音写汉字的基础题。匿笑拼写成了你笑;祷告拼写成了倒告;姊妹拼写成了子妹;心绪拼写成了心是;以上词语的拼写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只要阅读课文后,全部可以在文中找到的。然而有一个错的更离谱的词语:荫蔽却拼写成了阳僻,是在批改的时候,就忍不住发出笑声,想不明白,是如何拼写出来的。我所能想到的是,她肯定是态度上很烦这次作业,有不想看课文,于是,就故意恶作剧式地恶搞,于是就有了yīn bì当成了yáng pì。而这个题目总共是十个词语,竟然留个拼错,最搞笑的是最后这个错法,让我忍俊不禁。后来在课堂上,我全部把这个给写在黑板上,引得全部一阵阵哄堂大笑,我更是实在忍不住笑得有点有伤大雅,但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右她的这个拼写法引起的。课后,我再次叫她过来进行现场采访,我又是忍不住笑得不像话,她看到我过分的笑,也隐不住笑,没有说出过所以然。唉,看来,这个错误也不是没有价值的,我对他说,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看来我至少今天年轻了二十岁啊。”她又是微微一笑。这个学生本来就有一种看似严肃(假的),内心却又一种随时可以引爆你笑点的学生。也许,这个原因是她在这次作业的关键,关键的关键还可能有一种时间紧迫下不得不完成的原因吧。
一般是连环炮式地严肃的训导,在看似整体学生的成绩和习惯比较好的班级;一个是开心地哄堂大笑的气氛中教育,在事实上整体班级学生成绩与习惯比较差的班级。或许,是因为人的多变和不定,或许是人的多面性和情景性,总而言之,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前一刻在上一个班还是被气得火冒三丈的,下一刻在这个班却由气愤变得哄堂大笑的。看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其实,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生的素质素养的。这也许就是教育界常说的“教师的幸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真谛。所以,我的态度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