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二模考试完成后,学生开始报选择学校报志愿。
对于学生报志愿的事情,老师们从不强迫,我们只是把学生在一模、期中和二模考试的成绩在全县的位次给学生们说一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位次和家长结合选择高中学校。
今年我们全县一共有考生17000多名,所有的公立和私立高中一共招收11300多人,所以为了学生有学上,我们给学生分析的非常透彻,让大家不要看分数,不要纠结于分数,只看在全县的位次,然后和家长商量好报哪所学校。
但是有的学生自不量力,非得低分高报,尽管我们老师也给他反复强调,以他现在的这个分数根本考不上他所报的那个学校,但是,他们还是一意孤行。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把利弊讲给学生听,他们非得报,如果考不上,他们也不埋怨老师吧!
还有个别同学呢,他们是高分低报,比方说我们前30名有一个学生非常有把握考我们县城的一中,但是他恐怕自己考不上,非得要考实验中学,其实,我们还有指标生,即使他统招走不了,指标生也一定能走,但是我们怎么劝他也不改。
更有家长对孩子的志愿蛮横干涉。我们班就有一个学生,她的这几次成绩一直在实验中学外徘徊,所以,她对自己没有把握,就报了我们县城的一个半公半私的高中,可是家长知道以后非得不愿意,非得让她把志愿改在实验中学。
她们当时是用我的手机进行沟通的,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说话的态度很强硬,小女孩呢,一直在哭,但是也没有向家长妥协。
女孩的意思是说,如果我考不上实验中学,那我就可能没学校可上。我宁愿考一个我十分有把握的高中,我也不愿意去考一个不可未知的学校,那样风险太大了。
可家长就指责她没有冒险的这种精神,即使真的考不上,也可以再复读一年,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去考。但是小女孩也明确的表示她不想复课。
他们就围绕着这个意思,反反复复的说了很长时间,但说来说去,谁也没有说服谁。家长一直在要求小女孩改报志愿,女孩一直哭着说不改。
最后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把电话从女孩的手中拿过来告诉她的家长,让她们都冷静一下,等心情平静了以后再决定到底报哪所学校,这样争来争去只能让小女孩更难受,家长更生气。
可最终女孩还是没有扭过家长,今天早晨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要改报志愿,报她母亲要求她报的实验中学,看得出来,小女孩的脸上写满了百般的不愿意。
但是尽管有百般的不愿意,因为自己没有经济实力,还得完全依赖父母,所以也脱离不了父母对她的管控,这真的是作为孩子的一种悲哀。
更有甚者,今天上午有一个家长亲自到了学校,逼迫孩子立即把志愿改成他要求孩子报的学校,孩子当时哭的不能自已。我们班主任怎么劝也没有劝到家长的心里,我们真的希望他能够给孩子一个自主做决定的机会。
只是我们中国式的家庭真的很少有父母能够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让他决定自己的人生。他们高高在上,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决定孩子的生杀大权。而孩子也没有经济能力,只能顺着父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我真的很羡慕西方的教育方式,起码父母能够把孩子当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无论对错,他们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我们中国的家长就打着恐怕孩子走弯路,为孩子好的旗号,越俎代庖,粗暴的干涉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失去了自由,过的很痛苦。
这种状况什么时候才会真正改变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