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才觉得每个人生来都好似命中注定,因果循环,天意难违。
刘备自不必说,河北涿州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当然,只是一个分支。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皇亲国戚,以此为基础才有了后面的一番大事业。
可能有人觉得,三国纷纷扰扰打了这么多年,曹操千辛万苦才把皇帝从龙椅上给拉了下来,从诸侯会盟,迎天子,封候拜相。
那为什么不直接一刀两断,杀了皇帝自立为王呢?
主要原因应该是舆论,社会影响。
古代皇权,有一半都是被这舆论所左右。不是现代社会的口诛笔伐,一人一口唾沫的淹死你,那会的舆论那可真是真刀真枪的干。
这舆论不是其它,就是自孔圣人以后就有的士人阶级,影响着政治走向。
至于士人如何影响暂且不谈,就说说这刘备,中山靖王之后啊!这么大名气,虽然在他称霸前期还少有人知,但是架不住人家带着皇气。
何安王刘备 一自张角得南华老仙的《太平要术》一时间呼风唤雨,身前弟子无数,数十万人分三十六方。后张角耐不住性子揭竿而起,也算是揭开了三国的序幕。
而刘备呢?妥妥的爱国人士啊,一听张角谋反了,那可得了,自己好歹是皇亲国戚,得为国分忧啊。在涿县先后遇见了关云长和张飞,亮了中山靖王后人的身份,桃园三结义,扯着虎皮收下了关羽张飞两个最忠诚的小弟。
何安王刘备 一关羽张飞呢,一个有点钱,一个有点艺,合着三人招兵买马,其实就是四五百流浪汉,打了点兵器甲衣,就奔着刘焉去了。这刘焉是谁呢?三国演义中说他是幽州太守,应该是错误的,姑且说他是个大官吧。这人颇有远见,预见了汉室倾颓的后果,向朝廷提议了一个重要措施,将宗室,重臣任命为州牧,也就是把皇帝身边的人都派出去,成为地方的一把手,想要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刘焉此举只是为了躲避接下来的乱世,谁想这个举措,才真正的为乱世埋下祸根。到后面更是有曹操拥兵自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不畏之凶险。
总之就是这么个官,刘备一伙人匆匆忙忙赶去投奔,到了地方是受人冷落自不必说。不能坐以待毙,适逢五万黄巾军兵临城下,那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啊,刘备几人只能殊死一搏。五百人,冲进黄巾军中,竟然杀了敌军主将,没了头领,几万人看着这数百人那真是恨不得多长只脚,四散而逃,估计刘备三人也是一脸懵逼。
总之就这样刘备有了点名气,入了刘焉的眼,手下也有了三四千人马。不过第二天,青州又来求援,刘备自然一马当先,大败敌军,顺便解了青州之围。
前面说了,刘焉为什么当这幽州牧,还不是为了休养生息躲避战乱,那肯定是不可能主动去找黄巾军的麻烦。而刘备那可是渴望着建功立业,一个劲的追着黄巾军打,恨不得一下子灭了几十万黄巾军。
解了青州之围,自然也就不想再回幽州,于是带着一堆兄弟去往冀州投奔老师卢植。这卢植又是谁呢?刘备早年和公孙瓒拜卢植为师。卢植文武双全,此时被汉灵帝刘宏派来讨伐叛军,刘备于是抱了这个大腿。
卢植虽然连战连胜,可是都是小胜,没有什么效果,自己只有区区五万士卒,怎敌黄巾十五万大军?
而另一边,颍川的黄埔嵩,朱俊与张角的张梁,张宝两兄弟斗得不可开交。
卢植生出一计,偷袭颍川,便派出刘备三人前去刺探军情,随后大军开拔。
不料黄埔嵩,朱俊黑夜火攻黄巾营地,趁着敌军士气低落,一鼓作气击溃了黄巾军主力,敌人望声而逃走。刘备三人急忙赶到却也只能无功而返,说明来意后郁郁而归。
好巧不巧,逃散的黄巾军正遇上了奉命赶来的骑都尉曹操,于是一番大杀特杀,劫掠无数。
刘备三人返回颍川,老师卢植却坐上了囚车,其中缘由,且听下回分晓。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  ̄)σ三国真的太大了,说无可说,刘备这个主线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更喜欢曹操一些。三国演义涉及的东西太多,其中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又爱又恨,恩恩怨怨,快意恩仇,虽然无法回到三国,就让我梦入三国吧。
希望喜欢三国的小可爱们可以批评指正,互相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