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影响力确实是一种无形的气场。
我爸经常转一些俞敏洪的文章给我看,他觉得很有道理。我粗略一番大概有将近两千字,在这个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如果不是时常看一些长文章的话,是很难完整地看下来的。所以更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看见标题,俞敏洪说……“他说了什么我看看。”打开文章,看了前几句,确实不错。往右撇了一下进度条,“好像文章挺长的。”用力一滑到底,“确实挺长的,看了前面觉得讲的真好,应该给儿子看看。”于是右上角分享。
我觉得俞敏洪讲的有道理吗?未必。一方面没时间去分析去考证他所举出的论据。另一方面,在强大的个人影响力之下,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所以真的是他说的对做的对才有影响力吗?不一定,很多都是有影响力之后,别人就觉得他说的对做的对。
最近特别流行知识变现,微博问答,知乎Live,得到,分答等等,都是借助个人影响力来变现,有些粉丝喜欢问一些私人问题满足自己的窥私欲,有些为了获取有价值比的一手信息,有些是在积攒隐形的“信用”。更有些大V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发些日常流水账,赞赏收入都成千上万。
一谈到钱你们可能会问,要怎么积累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呢?就我的总结来说,有三点。1、靠近信息源头。2、敢分享,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3、不要触碰高压线。
用一个比喻就能很好地说明。把你的影响力比作一棵树,从你的位置向上生长出来比的叶子越多,你的影响力就越大。那怎样做到最大的影响力呢?就是做树根,最理想的树根就是刚好在两个行业甚至三个行业交界处,你的根往四面八方延伸,获取到的养分就越多,你得到的信息就越丰富。第二,要分享,有了根还要长出茎叶,你分享地越多,越有价值,茎叶也就越粗壮。第三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头顶上有些高压线不能碰,一碰整棵树都要完。
记住,个人影响力取决于支持赞同你的人,而不是反对你的人。反对你的人除了批评你,谩骂你,除了当当键盘侠之外,不会对你的影响力大树做上一点事。而赞同你的人会继续向外伸长自己的枝叶,不断壮大影响力大树。你也就明白了,不必花时间去理会那些反对者了。
举个例子,微信公众号“拆哪儿”主笔“拆姐”就是了解一些“内幕”消息,将这些消息综合,篇篇都是“10万+”。你去看公众号“槽边往事”,和菜头每次都会在评论里放出那些言辞激烈的0赞赏用户,然后拉黑,这丝毫没有减弱他的影响力。另一个非常纯粹的微信公众号“七个作家”每个作家写一短篇当作每天的推送,上周突然就被封号了。有网友调侃:七个作家都已经改写玄幻小说了还被封……
不说了,我要去找被封公众号的小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