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完整部红楼梦,也没有发现一处描写贾政和正房太太王夫人私密相处的画面,几十年的老夫老妻既便没有房事,总该有一些只能两个人说的话吧?然而并没有。
不论是教育儿子,亦或是商量家里大事小情,还是亲戚往来应酬,都未发现这对夫妻有单独相处的私人空间。他们二人在说话的时候,身旁总有几个人在旁听,有些话还要通过他人间接传达。比如贾政在薛姨妈一家初来,使人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庶务,恐怕又要生事……”。俩夫妻之间透明的互动也是少之又少,客客气气之中隔了万水千山,仿佛生怕坏了什么规矩。
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出身卑微,原是贾家家奴生的女儿,一出生就注定是奴婢。但运气来了无人挡,贾政喜欢了这个赵家的女儿,她最终成了贾政仅有的两个姨娘中的一个,还是最得宠的那个。
赵姑娘成为赵姨娘的过程书里没有交待,但通过贾母、王夫人对她的态度也可猜得,赵姑娘当初肯定不像袭人那样,得到了未来婆婆的肯定,也不可能像平儿般让王熙风倚重,极有可能是像袭人宝玉偷尝禁果后,赵姑娘有了贾家的骨肉——探春,贾母和王夫人才不得不让赵姑娘成了赵姨娘。
02
要说这赵姑娘有什么好,让当初贾家二公子贾政看上眼,曹翁没有交待。
看探春的容貌可能有她亲娘的影子: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活脱一美人。
再看探春言语爽利,直接。赵姑娘言语也是了得,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受不得一点委屈。特别是发现小丫头们有事敷衍了贾环,必要闹出来,骂出来。其素养文化水平当然要比女儿差了不知多少倍。
赵姑娘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她没有接受过教育,生活圈子限制了她的眼界,注定她的格局太小。恰恰是这些不足之处造成了赵姨娘的口无遮拦,不管脏的臭的在她这里张口就来,唯独是在贾政面前,她收敛了撒泼的本领,是个顾及颜面,体贴丈夫的小女人。她眼里、心里最在意的人只有老爷、儿子和女儿。
正经太太王夫人太忙了,她要操持整个荣国府的内政、外交,还要顾及王家、薛亲的大事小情,可以说王熙凤的工作只是替代了王夫人的一部分。这样的妻子必然不能把精力都投入到丈夫身上,时间的长度有时也决定感情的温度。
王夫人的样貌书里没有描写,看元春,是因品行而封贤德妃,想着为娘的大概不能算做美女。再看王夫人对诸位样貌出众的小姐、丫鬟的态度,明确说: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这态度很难说不是因为之前被这样的人伤害过,仇恨嫉妒的心兼而有之。
那王夫人最嫌恶什么样的人呢?“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想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好个美人儿,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做这轻狂样儿,给谁看?”明显的,样貌是美人,能说惯道、抓尖要强的人。这样的人,红楼梦里有几个代表人物,属于高雅一派的黛玉、探春;属于雅俗共赏的王熙凤、晴雯;属于粗俗愚蠢的非赵姨娘莫属。
最让王家二小姐不甘心的恰恰是这粗俗的低贱丫头,一下勾引了自己老公,而自己高贵的身份和大宅门的体统,让她又怒又气还无可奈何。所以她决不允许相同的事件发生在自己的宝贝儿子身上。
03
按常理,在荣国府这样的大宅门里,能升格为姨娘,也该懂得提升自己的各方面水平,维护好自己的名声和体面,也好让本就被庶出身份所累的女儿和儿子不再糟心她的不顾体统。而赵姨娘最大的缺点是目光短浅,贪图小利,受人挑唆,毫无主见。她就像个炮仗,点火就着,经常被人利用当枪使却不自知。
哪里想着不对劲儿了,不管不顾,什么身份,体统统统靠后,难听的话说得,失身份的事做得,也没见她有难为情的时候。对女儿只知索取责备(见第二十七回),从不考虑她的难处,众人面前出难题给难堪(见第五十五回),还怪女儿不待见她。对贾环动不动就是一顿数落,什么是好,什么是歹,没见她对儿子有明确教导,也难怪儿子不尊重她,她一直活的就是简单自我。爱谁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也许这就是无知者无畏吧。要说当初的赵姑娘和王夫人比有什么优势,最直观的两点,一、就是长得好看。二、与众不同又从不掩饰的粗鲁昏聩。第二点用比较好听的词还可以说成胸无城府的直率。
相比王夫人的完美、无趣甚至强势,政老爷可能,还是觉得和这个头脑有点蠢,心肠有点狠的人交流得更轻松吧,起码她活的比较真实,可以接受她的仰视,不用浪费多少脑细胞就看透了她的所有企图,也可以故作姿态的呵斥她。用现在的话说,政老爷hold的住她,有做丈夫的存在感。
04
当初的二少爷贾政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原夲祖父要他金榜题名,无奈最终未能如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宝二爷也爱看书,父子二人年少轻狂的时候很可能一样的,爱看书未必就是奔着功名去的。况第七十八回也提到,贾政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后因年岁渐长,又有了子孙后辈,才不得不规以正路。
那么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贾政的喜好很可能与儿子标准一致,今天的赵姨娘未必不曾像晴雯,现实的王夫人也曾象极了人见人夸的薛宝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