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偶遇》里写道:“我们或许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最近看了《不完美受害人》,里面的赵寻正被命运无情捉弄。
被强奸后,她的情绪反复,她的言不由衷,她的谎言,以及不断被推翻的证词,都是因为在高压强权之下,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太害怕了。
而当她想明白了她其实只想发声,说不。不想在若干年后为现在的懦弱逃避而后悔时,她的内心豁然开朗。
只是她的勇敢,也将自己拖下水,拖向深渊。
在指控之前,周迅饰演的林律就说:这场指控大概率不会赢。因为她是不完美的非常明显的受害人,这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点。
若注定失败,所以就算了吗?不,因为注定失败,所以值得一搏。
纵然贪婪过,侥幸过,虚荣过,她该受某些谴责,她也有身心不被冒犯的权益。纵然她没有高风亮节说不,也不代表可以被潜规则。
剖析自己的不完美,愚蠢与无知,伴着每次悔不当初的呼吸和眼泪,不能逃避,无法消弭,独自穿行。
她果然输了。这样的输,有遗憾。但和两手一摊无作为的输是不一样的。至少她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她收拾行李,准备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和前公司前老板彻底割裂。怎料她成了被告人。
反咬一口名誉被毁,然后不利于她人设的视频广为传播,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网暴,被人肉搜索,被围追堵截。
那些唾沫星子不止有来自不明实情的陌生人,还有她的朋友们。“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被包养了呢?”她的爸爸都扛不住了。
她发现,她的身后空无一人。她是如此孤独,如此无助,淹没在无法解释来龙去脉的冤枉里。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答案是:自己。
幸运的是这样的“自己”,不止她一个。在她绝望的要以死证清白后,也唤醒了林律的觉知。她终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活过来后,她还是选择了继续上诉。只有直面真实,只有忍耐和心怀希望,才能让一切看似不可忍受的变得合理。该付的代价从来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少一分,爱与接纳也是一种胜利。
被打碎后重建的自我,是成长必修的课题,静待它过去,熬过比死还难受,我们会脱胎换骨,我们会升级打怪,我们会成长为更丰满更平和的大人。
就如《至暗时刻》里写的:没有终局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从武汉开始,波及全国,病毒狡猾地躲在角落里得意地笑。伴随着封城与恐慌,大难再次考验人性,也考验人心。
那是一个大国的至暗时刻。要被它打倒了吗?
又是谁,令上下同心,在黑暗中举起火炬,带亿万人渡劫。
而今我们又恢复到了从前,又更胜从前的日子。3年的坚守,让我们感慨,更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平常。
余小华说:人生稀有的高光时刻如果到来,
必有几十倍于高光时刻对应的至暗时刻先煎熬过。
用停下脚步偿还曾有过的傲慢,用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以人为本。我们失去了许多自由,又得到了许多温暖。
世事艰难,能熬过多少至暗时刻就能走多远。
若足够幸运,接住了命运的玩笑,活成了一束光,是极好的。
若浪花里飘摇诚惶诚恐,若无法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个人不离不弃相守左右,也是极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