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1e57911b55ef59dd.jpg)
春末的乡间,依然是一片寂廖的景象。
穿过长长的土路往山上走时,是长满野草的荒地,也不知是谁家的自留地,无人耕地,成荒地了。
听同行的亲戚讲,早年有过退耕还林的政策,还有当下年轻人都向往城市快捷的生活方式,宁愿到城里打个零工,甚至当保姆也不愿意开垦自家的这一亩三分地的理念,而出不去的老人们已经很老了,有的根本承担不了种地的责任了,致使很多地荒了,当然也可能也是节令之过,芒种过了,又立了夏,耕牛一犁再一种,田地就回来了,大约还要等等才见成效。
许是缘于荒凉之过,随处可见的是一处处的坟包,还有地里,树枝上飘得都是搁浅的纸花,大约是上坟时留下的。村里的坟,以自留地为出处,占一块地,也就能居一处或几辈子人的坟地了,而坟地上也是一如的荒凉,有的坟前的树活了,那是家中有儿子所栽的哭杖成活了,坟头上所插的引头花,也有成活的,柳树繁荫,坟前的树繁茂,是讲子孙延绵昌盛,坟头的引头花成活,代表的是女儿辈比较有后劲,七拐八绕得,走了许久,就到了公婆新请的坟前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公公走后的第四个七天了,按老家土葬的习俗,有烧七的说法,请了先生指导按公公离世的那天日子来看,所犯的是六七,也就是六七这天不烧,余下的六个七都得去烧一次,而且每个七日所带的东西不一样,就如这个四七,是插旗呢,就是拿谷物的杆,拔了枯叶后,头上插了白纸剪的穗子,儿女们在灵前将旗子插好,共七七四十九再加三个,沿原路回坟,沿途一路走,一路扔,再佐以麸皮和黑豆,到了坟前时剩七根杆,然后祭拜后插到坟头上。
新立的碑上,刻好的字清晰可见,用布子拭去尘土,将蒙着的红布摆正,按流程上香,焚酒祭祀,因为是新坟,下葬前用砖和水泥砌了帐,于是就别于不砌帐的坟头,就有几米见方的平台,平台上再堆土堆,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阵势,觉得庄重而肃穆。
跑了几次了,每次立在坟前时,觉得家人选这块地好,依山傍水的,后有靠山,前的一马平川,放眼是延绵起伏的山峦,还有一处老林子,想来魂归于此处,也算安息之地。
在坟包的后面,有块小碑,立在角处,每次上香前都要先供一下那处,据说接后土的音,等着坟前的香燃尽了时,一行人打道回府了。
沿了弯弯曲曲的小路,一路走,一路看,有盛开的蔷薇花,嫩黄嫩黄的,煞是好看,灌木丛中,一簇簇的木瓜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亲戚一路引我们认新长出的茵陈,蒲公英,还有一下雨就漫山遍野生出的地皮菜,和新长出的苦苣菜,一切都是春末夏初万物生的景象,只是亲人永远地长眠于此。
万物有灵,虽生途走得动荡起伏,愿异世平顺安宁,永世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