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应该按这个角度去阅读:寻找日常教育、教导孩子过程中的思维漏洞。
如果,你是一个教育者或监护人,那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如何看懂这本书的理念和实操思想以及实践方式,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看这本书之后,有多大的实操空间。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孩子最重要基调:"和善而坚定"
二.培养目标7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个人能力,自我价值认知,影响能力,内省能力,人际沟通,整体把握能力,判断能力。
三. 三型父母导致结果:
严厉型:导致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
娇纵型:导致没有自信,缺少对父母关爱。感知能力强,解读能力差。
和善而坚定(有爱有规矩底限):长期坚持,对孩子尊重鼓励,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四.要做到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1.不要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孩子,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
(1)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2)要做到同理心的倾听,孩子犯错是练习的机会(吃一堑长一智)
(3)告诉孩子自己感受。
(4)和孩子一起提出解决措施。
2.跟孩子道歉三个R原则:承认,和好,解决。
五.不良行为目的和方法
寻求过度关注(布置任务,拥抱,特别时光),寻求权利(平缓情绪,解决问题),为了报复(不还击,反应情感,三个R原则),自暴自弃(分成步骤,对孩子进行鼓励)。
方法:找到优点表扬鼓励他。。
譬如书中介绍了零花钱的问题。你对于大人给小孩零花钱的理念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你是否继承了老人传下来的方法,比如我爸,能不给就不给,要给就问问人家给多少,看着给吧。或者是,给他安排家务完成多少给多少,又或者是奖学金、奖励写作业金的方式发放。
在书中P264分析了这个问题,零花钱不应当作为奖励或惩罚的工具。
因为钱是用在市场做商品价值交换的中介。零花钱与作业、成绩、家务进行绑定,那就给零花钱附加了“威胁”的意味,你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零花钱。但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是培养家庭责任感(而不是为剩下请保姆的钱),做作业是培养孩子认真努力的品质(而不是为了节省教育费),但就这么硬生生的就绑到了零花钱身上;而天然的零花钱并无培养责任以及认真学习品质的属性,这么搅和在一起,那就是混沌一盘。经过这么一点拨,对零花钱该怎么配置给孩子的问题,是否清澈许多?
钱的属性,在于价值交换,定期的零花钱,培养孩子学会积累和规划,甚至在攒钱花钱过程中学会割舍,培养金钱价值观。而学习和家庭责任的价值观,就应该在它该有的领域培养。
通过聆听这本书,我学习了虽然给孩子无条件爱,也要有规矩。在处理问题时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要给予孩子尊重。肯定孩子的过程还有动机,不要因为结果否定孩子,给予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把犯错当做学习的机会。要积极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学会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