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开家长会,老师表扬了班上一个叫小睿的学生,进步很大。
私下我们了解到这娃从年级排名200名左右进入全年级第7名,他们学校年级在2000人左右,这绝不会只是运气。如果保持的话,意味着他将成为进入本市“七龙珠”高中的种子选手,与前面不可同日而语。
究竟是怎么回事?有点出入意料啊。家长们都想搞清楚,给自己的孩子借鉴。
“他是个聪明的娃儿,学过编程,头脑好”,这是一种说法。
“他父母给他报了很多补习班,把学习提上去了”,这是第二种说法。
但是毕竟前面他也有这些条件,为什么学习一直在一百多名和两百多名晃啊?
我是一个好奇的性格,便去采访他的同学,没想到大家说小睿就是一逗比,经常钻牛角尖气得老师吹胡子瞪眼,同学们被惹得哈哈大笑。
有一次数学老师讲课正讲得唾沫横飞,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之际,一个充满疑惑渴望得到答案的声音突然在课堂上响起:“老师,那个不等号的斜杆应该是往左还是往右?”,老师笑而不语,呆立当场……
这?不是有点像星爷电影里的无厘头画面吗?
有次考试,为了和一道题较劲,小睿竟然放弃了做完整张卷子……,一个平时140分上下的娃,那次只得了50多分,还好只是平时测验。
老师们都无力吐槽了,把这个作为典型案例,教育全班同学,考试时要兼顾全局的道理。
据同学说,他喜欢研究马列主义,还在班上搞了一个“xxx中学妇女联合会”,旨在提升班上女同学的政治觉悟,但是同学们说“屁用没有”,大家不过把他当作奇葩和笑谈。
对于他一个“05后”来说,选择做这些事,也真是让家长们觉得匪夷所思。
这样一个娃,突然长醒了还是?大家更好奇了。
这学期小睿写了一篇文章,大家才知道真正的答案。文中他说道:“我变成个位数的原因,是因为上学期开始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了以后我想要做什么。对于学习,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梳理逻辑,分析我的认知在哪些方面有优势,不足在哪里,重点去分拆那些不足的地方,存在哪些我不清楚的逻辑……”
家长们终于知道了答案,不免摇头叹息,“嗯,这个不好复制!”
“等等,这像是一个小孩说的话吗?”
没有答案!?
那的确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