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对“道德”的认识在一步步加深。
老师第一次和我说,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就冲着“道德”下功夫就好了,道就是求真,德就是创造价值。德不够,求真就缺乏动力,真不够,德就缺乏力量和根据。我当时想确实是这么回事,感觉像极了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纷杂的事一下变得简单了。
第二次是在和燕姐沟通运营时,她说我们不能做烂好人,要做高水平的给予者。
这时我又理解了道就是知识,德就是善意,道高德低可能会成为“高分低能”,德高道低就有可能变成烂好人,而拥有道德的人才有可能是高水平给予者。
今天老师再给我讲时,意识到很多人会把自我认同寄托在别人身上(也包括自己),所以经常会陷入悬空不安的状态。
而走在道德路上的人,不是不需要自我认同,而是“自我认同”像呼吸一样自然。
但我们大部分人“德”基本可以及格,例如尽管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依然坚持,这背后的力量是责任感,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的责任,也是善意,这就是德。
而另一方面的“道”却是严重不足的。真”方面都是严重不足的,即便是研究生、博士生、甚至科研人员、老师教授中的许多人(至少是我亲眼见到的这个群体里的多数人),在“真”方面也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在本职工作方面比较认真比较较真,但并没有上升到“心智模式”和习惯的高度,更没有上升到人格训练。
道与德,均衡发展、持续闭环的人,是罕见的。因为这样的人,可以永无止境的成长发展。
曹德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生各方面起点不算高,环境也不是特别优越,甚至小学都没毕业。但是,学业、事业、人生价值、社会意义与价值,内在精神发展与外在功业,等等,终其一生,不断上升到新高度,看不到止境。曹德旺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要关注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