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然还时常会想起《一个人的朝圣》。
看到昨天小学生的新闻,然又想起了这本书。
遇到这本书,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合上这本书,她满心庆幸,还好,我们还有机会。
那天,然在儿子大学食堂门口等他。边上有个书摊,就走了过去。
看到《一个人的朝圣》,朝圣吸引了她,这不正是她现在经历的吗?
翻开书,畅销、治愈、普通人,一个个关键词,都打到了她的心坎里。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一个人的朝圣》和《一个人的朝圣二》。
之后,等待的时候、来回的火车上;坐在校园长椅、嘈杂的咖啡馆,一个人的朝圣都陪伴着她,每看过一章,就合书回味一下,似乎不急着想看到结果。
开篇让然很好奇,主人公收到一个二十年没见面的老同事的一封告别信,怎么就能让他决定去看望,还是在毫无准备之下,几乎穿过整个英格兰走路去?
有句话似乎是:当你决定出发时,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是的呢,这就是说走就走的旅程。
然还感到有些奇怪的是,看似平常的一家人,总有哪里有些怪怪的,是总是拉起来的窗帘?是母子之间的对话?
主人公哈罗德曾在酒厂做销售代表,一做就四十五年,直到退休。勤恳谦逊、独善其身,是个低调的隐形人,没有朋友也没敌人,日子过得平淡无奇。——这不就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吗?然立刻引起了共鸣,书里的人物,哪个不是起起伏伏,不是飞黄腾达就是苦大仇深,就这么普通的一个人,有什么故事可写呢?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重复着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被一封二十年前老同事的来信,激起了一丝涟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