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就该冷静地一步一步,慢慢来。
“徐嘉铭,你作业不合格。”数学老师用不耐烦的声音嘟嚷着,“真的是乱写,一塌糊涂!下课给我过来,全部订正好!”
话音刚落,我被晴空霹雳一般怔住了,不由得想起昨天刚做完作业时那洒脱自信的样子。
昨天考了个好成绩,想快点做完作业以留出足够时间尽情痛快地玩。我心中的快乐火苗己被点燃,心里又只剩下一个念头:快点写作业,写完痛快玩。
这次作业,下笔是想着玩,收笔想着玩,自然会砸掉。每一次读题,一扫遍过;每一次计算,应付着算;每一次下笔,马上就写。下笔时,总是心中想着游戏,而笔下写着算式。
今天收到一塌糊涂的作业,心里万分沉重。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梯形的上底是A厘米,下底比上底长6厘米,高是12厘米,面积是192平方厘米,求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
这道题很简单,所以我想快点做完,快点,快点,再快点。经过飞快地计算后,马上得出答案是5。
然而,老师也马上给出回复:错。
可当时心存急躁的我,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错了,怎么错了?一滴热汗从我脸庞划落,落到了作业本上。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错了?没人能告诉我。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急于求成,那么他马上就可能犯大错。急中生智是有的,可是急中犯错更是常态。
我焦急地验算,可是答案还是五。我用倒推法5×(5+6)再×11 得出答案:192,那么证明我的答案是对的。一遍遍算着,手中都捏出了热汗。 不是对的吗,到底是哪里错了?
之后我又用方程来计算,设上底为A厘米,那么下底就是A+6厘米,乘上高等于192厘米,解得答案仍旧是5厘米。
“ 不可能,这个题目不可能那么难呀!再困难的题目,只要思路和公式对,那么得出的必然是正确答案呀!”我既愤怒又烦躁地自言自语道。
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就是如此了吧。
5,怎么还是5!这个数字5跟我有仇啊。
“我是对的。”我在心里默默的说。于是,便拿着本子和笔,走到老师面前演算了一遍。
“不,你错了。这是什么图形?”老师回答道。
“什么图形?就是梯形呀!”我恼怒了。仔细想想,总觉得有些怪。忽然脑中闪过一道光,梯形,不对吧。上底+下底的和x高是什么东西?
而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必须在山重水复之后,因为你竭尽所有办法去寻找,那么必定能发现错误。
我冷静地开始一步一步推导梯形的公式。要求梯形面积,要把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梯形的两倍。“对了,梯形的公式是上底+下底x高÷2呀!”我惊叹道。
笔写到这断墨了,但是手中的热汗却不见了,看着被写满的草稿纸,一时感慨。后来才发现如此简单的题目,我竟用了半个小时。
新的答案是13。这个千金难求的答案,终于被我挖掘出来。
下一道题是这样的:如果甲和乙成正比例,乙和丙成反比例,则甲和丙成什么比例?
我吸取了刚才的经验:一步一步地算。首先正比例是A除以B等于K。 K是不变量,那么根据商的不变性质,那么A与B要同时扩大或缩小。还有反比例是A × B等于P 。P是不变量,那么A与B的关系是:A扩大几倍,B就要缩小几倍。把甲乙化为正比例的A B,把乙丙化为反比例的A B,马上可以推翻我的老答案成正比例,得出新答案成反比例。把一个题目经过分析之后,划分为一个一个步骤,而在完成最后一步后,得到的必然是正确答案。
果然,我对了。
所以,做事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做事就跟做题一样。把一个大目标先分析,然后拆分成千千万万个小目标,接着一步一步地实现,走向成功,这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