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今天的一段经历:
今天是圣诞,中午出门,去见一个国外回来、隔离结束即将回家的朋友。可能是因为一周都呆在家里身体没适应过来,也可能是因为开车的时候分神在听别的东西,或者是因为想一路绿灯,总之,各种心念在。在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前面的车子在过斑马线的时候突然停住,我急着刹车,还是发生了追尾这样的事情。
车子撞上去的那个刹那,脑子一片懵。前车是个双人座的小型新能源车,过了半分钟左右,司机出来看了看他车子的情况,然后在打电话。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连最基本的我全责这种事情,我也持怀疑态度。因为还要赶着去见朋友,我想私了这件事情。他在问修车大概要多少钱,对方也报不出价格,于是,还是打了保险公司的电话。
期间我有些气馁,觉得今天这遭遇够倒霉的,本身这个事情很倒霉,对方要走保险,这个过程我也不愿意配合。在高架上开的时候,突然还跳出了胎压不正常的标志。当时心里的感受各种复杂,以至于冒出了“今天不是出门的好日子”之类的念头。
事后反思:
冷静之后,我开始庆幸,还好只是对方的车子被撞了一下,没有其他的事故,如果不小心,撞到了人,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我不敢多想,越想越后怕。
然后我反思自己的开车过程,确确实实在听其他东西导致自己有所分散,觉得自己已经过了新手期,可以熟练的操作了。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另外,从知乎上我了解了下列两组数据(数据来源: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66543)
第一组,“2018年中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4亿人,达4.09亿人。也就是从我国13亿人口来看,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第二组,“我国近年来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数,每年的受伤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数,更为可怕的是全国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也就是说,每小时有10人因车祸死亡,而每1分钟就有1人在车祸中受伤。”
第一组数据告诉我们,车子会越来越难开,因为绝对数量的增加,势必造成更多危险的马路杀手。放到很多年前,80后的童年时代,一方面没有那么多的车子,另一方面,很多司机可能也是天选司机吧(例如:单位觉得你合适之类的);
第二组数据告诉我们,意外真的随时可能发生,当发生的时候,伤及的就是健康、家庭、财富乃至整个人生。
所以,我给自己立个人生准则,开车的时候不做、不想、不听任何事情(东西),就专注开车,并且把这个准则告诉自己的家人、孩子(虽然她现在不懂,可能也不配合你,但是你可以去引导她),只要自己是司机,就要全身心做好司机这个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