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菊带宇淋淋回到了石家砭村后,村子里的老大爷,老大娘每天没事了就來小学校走走看看。曹秋菊上前热情的招呼这些老人们坐下歇息,给他们倒水聊天,时间长了,还给她们宣讲老年人如何做好身体保健知识。这样常来常往,增強了相互间的被此了解,增強了友谊。老人崔大妈每隔三五天,就送來了西红柿,茄子,小青菜。
曹秋菊看着这些菜,随即就掏出钱要公买公卖。崔大妈就生气了说:“曹老师,这是俺们的一片心意,你要付钱,看不起俺老太太是不?”
曹秋菊满脸笑容,忙回答说:“大娘,你误会了,你这样大的年纪,种菜也不容易,我怎能好意思吃呢?”
崔大妈没好气的说:“你是大学生,独身一人,來这穷山区为俺们后辈儿孙教读书教写字,吃点菜算什么!这菜是俺自己动手种的,没污染,没毒素,吃了放心,舒服。”
有一天,曹秋菊的手机呼叫了,打开一看是陌生号,从前边的代码看,是十字和一字。她就愣住了,立马反映应该是个(加)的符号,根据这个代码号,电话应该是从美国打來的。她在盘算,美国她根本没有同学,也没有朋友。噢,她明白了很可能是从海外发来的诈骗电话。当她的分析还没有來的及完成,她一眨眼又看到还是那个诈骗电话号码,她又掛断了。一连好几次,美国那头不停的拨打,她就不停的掛断。美国打电话的人实在是忍不住了,就从信息里发过來一段说话内容。
曹秋菊点开一看,感到好笑!原来是黄伯伯的儿子,黄半。
阳春三月,石家砭的山沟里,山峁岇上,还有大路旁,到处都是梨花,桃花盛开的地方。梨花雪白,桃花粉红,站在远处观望,红白颜色交织在一起格外鲜艳。走近了再欣赏,再细看,白的就是白的,粉红的就是粉红的,白红相兼,一清二楚。这石家砭村虽然是个贫困的村庄,身处在艰难贫穷的逆境里,给曹秋菊带着的不是享受,不是满足,而是一种动力,一种追求,一种前进的方向。她就是凭着她的一种信仰,才把自己根植于大山之中,毫不动摇,坚定地为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早晨的太阳一步一步挪到了正当午,乡间大道上, 驶来了一辆黑色小轿车,嘎然停靠在小学校的操场上,車上下來一个人,他便分附小轿車司机和陪同他的那位同志,返回到县城里去休息,他自己在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最后再做决定。陪同的那位同志临走时叮咛说:“黄总,您千万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
黄总,就是黄半,个头不高,留着青年人的小平头,架一付金絲眼镜,走在小学校的教室前,为了不干扰学生上课,他悄悄地,慑手慑脚的一个窗户挨着一个窗户看,三个教室是空的。九名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由曹秋菊小姐给讲课。
黄总听着曹秋菊给全年级的学生在读古诗一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读完之后,曹老师让四年级的那位女同学在黑板上练习写字。然后又给三年级的同学读课文。接着又给二年级、一年级同学照样还是读课文。一节课千篇一律讲的都是语文。
黄总在窗外看到这种教学摸式,和封建社会的那种私塾没有多大区别。然而他有想起他在读小学的时候,中国的教育还是较为先进的。石家砭村小学的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要想办法改变。
时间过去了四十五分钟,曹秋菊抱着一摞摞的书和作业本下课了。走出教室门,一眼看到了黄半,但时间长了,大概一年多了,两人仅在吃饭的时候,在餐桌上只见过一面,记忆不是那么深刻有影响。今日见面,还是那么的陌生。不过秋菊來山区支教,工作中缎练的成熟多了,本着为人师表和文明礼貌,尽管不认识,还是主动的打个招呼问:“同志你好!”主动握手,以礼相待。
黄半胸有成竹,有备而来。不过他來这里,谁也没有告诉,只是自己要亲临现场考查,亲自调研,学着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过人胆识,过得江來,一兵一卒未带。他把政府分配來陪他的办公室付主任都支走了。另外,他的工作思路是:做一件事要提倡低碳,讲实效。不要图虚名,不能讲排場。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好,就大吹大擂大摆阵势,看起來雷声大,做起來雨点小,让群众最不满意。
曹秋菊在握手的一刹那,脑海里猛一闪念,黄半不哈不吭,突然跑来大山里是什么意思?便在凝问中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开口再问:“黄半,你怎么来这里?”
黄半很幽默的回答:“天下的路千万条,任我走;天下的鲜花千万朵,任我爱。怎么?只允许你來,我就不能來。”
“哎呦,你是从美国归来的华僑,我是来这里支教的小学老师,不能并题相论。”
“小学老师好啊,我是向你來学习的呀。”
曹秋菊捂着嘴巴笑,真会说话,真会开玩笑。定居美国的华僑,大科学家,每天干的工作不是上天,就是钻地,我们这穷山区里还正在脱贫哩。
黄半这时候也许是站着说话打招呼时间长了,困了,累了,身体支撑不住了。开玩笑式的说:“曹老师,我这个不速之客,远道而来,也不侍坐?”
曹秋菊这才急了,把手里的书和作业本放回在办公桌上,招呼黄半进宿舍里坐下说话。又转回身來倒了一搪瓷缸子白开水。自己向黄半解释,对不起,慢怠了,没有让坐,没有给你倒口水,实再是抱歉。再者,招待人的工作都是她的弱点,每天给学生讲课,有两条规定,一是不能喝水,二是要站着讲课,屁股一分钟都不能挨櫈子,这些规定就是一条铁的纪律,请你凉解。
黄半很客气,很温馨的说:“我这人说话不注意方式方法,让你多心了。”
曹秋菊䃼充说:“你是客人,招呼不到位的地方,还请你多多包晗。”
黄半喝口水,对曹秋菊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又说明这次回国,主要是來这里看望曹老师曹秋菊小姐。他从美国海外版看到了中国目前教育改革现状,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仅留守儿童只有九名,有一位热爱教育,热爱山区的志愿者,放弃去政府当公务员舒适工作条件,立志去山区支教,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大公无私的精神。他虽然身居海外,看到这名志愿者名叫曹秋菊,这不就是他妈妈的女儿吗?他想起来了,妈妈能培养出來这么优秀的女儿,他就坐不住了,一个心眼就决定回到自己的国家來,投入这里的现代化建设。
黄半真的被曹秋菊这种精神所感动,才从遥远的美国赶回来,千里迢迢来寻找曹秋菊。当黄半找到了曹秋菊万分高兴,把他的想法和打算准备全告诉曹秋菊。
曹秋菊就急忙问:“你的想法是什么,能具体的说岀吗?让我们共同分享。”
“能,一定能。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黄半信心百倍的回答这次回来,主要是冲着曹秋菊而来,其目的想看看这里有一股什么力量在吸引着曹秋菊。中国的地方很广阔,你为什么不去献身大西北,而选择鲁南地区来当名志愿者?
曹秋菊的脑子转的很快,很聪明。听话听音,原来黄半什么都不为,是为了她,才从美国回来的。不行,绝对不行。她故意装模作样,反戈一击。本来是她应该先问他有什么想法和打算?怎么是他先问她?好像是在调查她似的。这样的交流方式,她不是就被动了吗?她必须有必要先弄清楚他的目的是什么?“哎,黄半呀,我问你的话,你还沒有回答我,你问我为什么不留在大西北献身,这个问题你猜猜呀,猜猜本小姐曹秋菊为什么不留在大西北呀。”
黄半被曹秋菊问的哑口无言,他也猜不出来曹秋菊心里到底想的啥。摸摸头,怪不好意思,只好腼腆的带着笑容,自己检讨说:“曹秋菊小姐,你就别难为哥哥了。我这次回来,一心还是为了你,再是为了家。有了你才能更好的孝敬妈妈。中国有句名言,不是大力提倡宣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这个目的。另外,我已经亲眼见证了这地方是个贫困地区,我打算投资建设一座希望小学,这就是我来石家砭村的主要目的。”
黄半投资建希望小学的这个消息传开后,石家砭村的老人们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人人奔走相告,拍手叫好。小学校里的九名小学生莺歌燕舞,欢呼歌唱,围着曹老师,围着黄半啧啧称赞,倾心交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几个女同学去田间地头,树林里摘来朵朵鲜花敬献给黄半,敬献给曹老师,表示她(他)们的一片心意。
黄半、曹秋菊在学生们的族拥中喜笑言开乐在其中,高兴的嘴都合不拢。想到了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改善了,就会吸引更多学生來接受教育。那时候石家砭村的小学校里一定会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到处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教育改革一定会走在全县教育工作的前边。这是一个志愿者,一个热爱教育工作者的最大希望。
“六.一”儿童节那天,石家砭村小学的九名小学生,穿上了由黄半资助的新校服,在操场上列队,热烈欢迎黄总的大力支持!村支书高兴的忙前忙后,把村里的空剿老人和没有出门打工的村民全部通知來,参加希望小学的开工典礼。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石家砭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热闹过。县政府主管教育的付县长领着县教育局和招商局的一帮人马来了,镇政府的书记、镇长和镇政府的大小官员也来了。不同的是,这些人亲临现场,现场办公,分工负责,落实任务。这位付县长还亲自立下军令状,提出要求说:“乡亲们,村民们,这次黄总来我们这里兴教办学,我们县政府,镇政府及有关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配合,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凡是二十四小时内没有把问题解决好,你就自己辞职吧。”
现场会上掌声不断,石家砭村自己组建的施工队,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精神抖擞。村支书表示态度说:“请黄总,县政府的各级领导放心。建设好石家砭村的第一座希望小学,就是俺们村的最大希望,有了希望,我们就要珍惜新的希望!希望今天,希望明天,希望未来更加美好!”
黄半來石家砭村,铁了心,谁也想不到做为海归华僑不怕这里的艰苦条件。县政府安排他住进县城里的五星级大酒店,他婉言谢绝,一个心眼要住在小学校里。
曹秋菊先是犯难,难的是黄半向她公开挑战了,提出非要住在学校?还好,学校还有原来的一间空教室。村支书叫來施工队的几个年轻人,打扫卫生,粉刷墙,仅一天功夫,从早晨忙到夜里十点多钟,黄半就可以舒服的休息了。
黄半休息之前他和曹秋菊一直在交谈,谈些什么?年轻人的事谁也不知道,只看到黄半的心情,面带喜悦,笑声朗朗,把他來石家砭村的目的毫无保留的说出來。
曹秋菊暂时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公开折折掩掩,或者加以反对,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黄半在昏昏浊浊的灯光下,看到秋菊的那种笑容,更加美丽动人,迷人心灵。他就用心猜想着、分析着曹秋菊心里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他可以肯定,不要在曹秋菊面前买弄钱的万能。如果是单一的追求享受,她就不会选择做个志愿者,跑到穷山区里吃苦受罪。同样,他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主义者。从美国回来,就是想到曹秋菊的漂亮美丽,在吸引着他。和曹秋菊走在一起,肯定是个圆满的结合。中国有句老话:“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夜已深了,黄半很细心的观察到曹秋菊不停地打哈欠,他很知趣的对秋菊说:“对不起和你聊的时间超长了,耽误了你的休息时间,是一种对别人的不遵重。他也该休息了。”
曹秋菊劳累了一天,是真的磕睡了,她有不好意思说些旁敲侧击的话给黄半提个醒。只是忍耐着,自己的嘴巴太不给力了,不由自主,多次撵人家走。还好,黄半是个聪明人,有自知之明,有眼色,自己告退了。这就是人家会替别人着想,知己、知心,爱护朋友的有力见证。
有一天,曹秋菊身体不舒服,发热了,不停的咳嗽,咳嗽的多了,讲课读两个字都无法正常进行。一直躺在床上,黄半从表面看是静肃而不露声色,内心急坏了。自已去村子里找来大夫,经问诊摸脉,看嗓子,听呼吸音,医生让先用药物治疗,多喝水好排毒。
黄半照步就搬,亲自看着让曹秋菊按医生所说的每次必须饮三百毫升凉白开水,每天不少于六至八次。喝的曹秋菊每隔一小时都要跑趟厕所,给学生上课就无法进行。黄半除了亲眼看着曹秋菊喝水,还主动替曹秋菊给学生上课。很特殊,黄半给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读语文课文,用疆硬的普通话读。读着转而用英语來读。用英语读,最初,学生感到听不懂。黄半就一句话反复读几遍,不出三五遍,九名同学都伊伊呀呀会读英语了,读起來很快就学会了,就是不懂啥意思,更不知道什么叫语法。黄半第二步便用中文把每句话的意思再翻释出來,讲给同学们听,尽管这样做是不符合教学规定。黄半是这样对曹秋菊解释的,小孩子从母胎里生出來,没有人教给他去吃奶,因为孩子饿了,不吃不行,没有人教,他也会吃,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再者,当孩子长到快一岁,学说话的时候,母亲说什乡话,孩子就学会了说什么话。外国人带孩子,孩子就说外国话。中国人带孩子,孩子就学会了中国话,这也是一种本能。
曹秋菊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叫言传身教。现在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很有道理。
黄半还进一步说明,这种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英语要从娃娃抓起。学中文和学英文同步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提高较快,学习成绩一定优秀。
黄半和秋菊探讨了许多如何教育学生的问题。秋菊表面上看是打听问黄半什么时候回美国去。实质上是从暗中打探黄半是不是为了个人婚姻问题才选择來石家砭村?
黄半直言快语,毫不掩饰,回答:“秋菊,这个问题,你算是猜对了。”
曹秋菊假装着,立馬改变说话语气;“想的倒美,你现在是我妈妈的儿子,兄妹咋能成婚哩?”
“对呀!我去年亲口叫声妈妈,中国有句俗话,女婿和儿子一样。你妈妈都已经答应了。”
曹秋菊双手握着拳头在黄半的胸部上咚咚咚地敲打个不停,黄半你真坏,你真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