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给人的艺术美感

作者: 夏木遇见何夕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17:19 被阅读0次

蒹葭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上中学时,我排练过一个舞蹈《在水一方》,那时琼瑶女士创作的《在水一方》正风靡校园。彼时,情窦初开的我,只觉得它美,但美在哪说不清。及至上大学后,古代文学课里有一部分内容是专讲《诗经》的,我才知道,我喜欢的那首《在水一方》源自《诗经》中的《蒹葭》。

蒹葭,是一种植物,蒹是荻,葭是芦苇。一读到这首诗,在我眼前即会浮现出一幅画面:芦苇摇荡的水汀中央,有一位绝世佳人,爱慕她的人或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苦苦追寻,却始终无法走近一睹她的芳容。水波浩渺,云遮雾绕,那位佳人时时隐没在茫茫蒹葭中,使得爱慕她的人,愈是想靠近,愈是无法靠近。

这首诗带给我一种若即若离的缥缈感。

正如《毛诗稽古编·附录》所言:“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意思是说: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则加深着渴慕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越是得不的,越是渴望得到。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如诗中所写,“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爱慕者克服了重重困难,然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这个伊人怎么就无法靠近呢?诗中的“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伊人就是爱慕者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这个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令人怀疑是否真有实体存在。

这首诗的诗意空幻虚泛,也因而扩展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这种似花非花,亦真亦幻的呈现方式,带给人空灵缥缈,无法言说的艺术美感,读之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蒹葭,蒹葭

    是水流声。 有风。仿佛拂过草香,仿佛安静的潮声。 睁开眼,苍茫澄澈的天空横在我头顶。又一阵风送来潮湿和清香的气味,...

  • 读书笔记|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出自先秦的《蒹葭》 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没有...

  • 不懈追求的精神

    《诗经》解读20:蒹 葭——不懈追求的精神 蒹 葭 ——不懈追求的精神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 蒹葭

    那天早上,河里有一种叫作蒹葭的水草,因为昨夜里的寒冷,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霜。一位少年划着自己家的小艇和自己的朋友一起...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蒹葭

    蒹葭(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蒹葭

    画儿笔 算了吧 画不出那清秀的风骨 写几笔 算了吧 写不出那神奕的风采 道阻锁蒹葭 扁舟难过 钓几更江雪 看几场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蒹葭》给人的艺术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za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