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71564/f48d9b8cdde0c6ae.png)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在家庭中,孩子的游戏常常需要家长的陪伴,但是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却往往无法融入孩子的世界,对孩子的游戏充满困惑,又或者因为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回到家已经身心俱疲,只想休息,孩子的黏人有时会让我们疲于应付。
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困惑着我们的父母,怎么办?《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是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专家,专门研究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教育,并致力于将这些经验加以领悟和推广。这本书就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游戏的方法,其中三个小游戏一看就会,简单易操作,而且会让我们快乐翻倍。
01 一起大笑。
一起大笑,是加入孩子、与他们建立联结的基本方法。让孩子开怀大笑并不困难:对婴儿来说,有时候你做一个鬼脸,或者仅仅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引得他们咯咯笑个不停。你可以在两岁小孩后面装出笨拙追赶他的样子,却在即将抓住他的那一刻马失前蹄;你可以和六岁的小孩玩躲猫猫,然后怎么都找不着他;你也可以和再大的小孩一起玩枕头大战。
我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经常与孩子一起大笑。有一天我对九岁的小女儿说:“今天我还没有大笑过,你能把我逗笑吗?”她心领神会,转身往客厅方向走,在经过沙发时,她突然假装撞到了沙发上,“疼”得在原地打转。我立即就被她的滑稽动作逗笑了,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她也笑了,我们一起大笑。笑过之后,我会要求她再来一次,然后我们会又一次地大笑。
我们之间还会玩“看谁先笑”的游戏,面对面坐着,注视对方,倒数123喊开始,然后不说话,看谁先笑。她有时候坚持不到一秒就笑了,有时候她也会憋着不笑,但眼眶里的笑意都快要满出来了。
一起大笑真的是一个非常有魔力的游戏,它能拉进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能让人与人之间快速联接,还能治愈你的不开心,让你的内心迅速变得阳光起来。
02 打闹游戏。
“我们来摔跤吧!”什么意思?就是和孩子玩摔跤游戏,让孩子试着用力把你压倒,然后试着爬到你的背上,当然要跟孩子说清楚,这只是游戏。不过我觉得这个游戏更适合男孩子。
我跟我女儿经常玩的一个打闹游戏就是“我们一起打滚吧!”当我们洗漱好躺到床上的时候,我会这样说:“我们打滚吧!”她就会很自觉地跑到我的怀里,我抱着她一起在床上打滚,当滚到床沿的时候,我就假装要把她摔下床,这个时候她会拼命抓住我不让自己摔下去,可是当我先到床沿的时候,她就会想方设法将我推下床,有时候我也会假装掉到床下,她会乐得哈哈大笑。我们都很喜欢这个游戏,这是属于我们之间的亲密时光。
不是所有的打闹游戏都要对抗或者打斗,让孩子参与有规则的运动,这类运动游戏对孩子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03 只说“好啊!”
和孩子一起,孩子会经常对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想法,在我们看来很多想法是幼稚的,完全行不通的,我们的本能反应会去纠正他们。跟随孩子,意味着孩子需要我们经常热情而友好地说:“好啊”,而不是一连串的“不行、不行、不行”。
前几天我女儿和我一起去办公室,她用废旧的A4纸做了一个纸飞机,把回形针串在一起连成了一条长长的线,然后用双面胶将回形针和纸飞机粘在一起,她告诉我,这是她的“风筝”。那时我还没有看到这本书,我非常“理智”地告诉她,回心针太重了,这个风筝飞不起来的。她不信,一遍一遍地尝试,有时候她请求我帮忙,我没有帮她,因为我觉得这明显就是行不通的。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错了,错过了一个让孩子尝试和体验的机会,我不但是一个没有想象力、不断干扰孩子的大人,还经常想为孩子提供一条捷径。我认为她的想法不可行,所以她就没有必要尝试了。
只说“好啊”,对孩子而言,传递的是接纳,是鼓励,是信任,是告诉孩子:“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吧!”
什么是学习?经历、尝试不就是最好的学习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