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为行业研究,目前在安能每月输出的行业研究报告都是自主选题,然后围绕选题提炼观点,最后撰稿成文。研报的价值体现仍未商业化,也即研报的目的导向并不强,并没有应用于解决真实业务问题,受众用户对研报并未形成依赖性,只是供大家学习参考的读物,可有可无。研报撰写过程对个人成长是最大的,但目前成长这块也遇到阀值和瓶颈,要自我驱动去寻找突破口。研报的精进的方向是,对某一领域有自己的真正的思考在里面,要有自己的判断在里面,而且最终研报的输出也要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有所得,有所获。切忌为了交付而交付。做到能吃透本质,能精准传达核心要义。
就研报撰写这块,除了每期聚焦所选题的内容,还要跳出具体的课题研究,抽象出类似方法论的东西,提炼思维方式、思考的方式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宏观、中观、微观维度;PEST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SCP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看清具体某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数据来源渠道积累)辅助能力培养(数据分析能力、PPT制作美化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信息搜索过滤能力、数据常识和敏感能力等)。
就我个人存在的问题而言:之前可能更多停留在行业细分领域的关注上,并没有很好地去吃透一家企业,要做行业研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具体的企业上,毕竟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都要看组成行业的微观企业。而如何通过分析一家企业去了解整个行业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一个很好的渠道是行业内上市标杆企业的IPO文件的解读以及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年报中财务报表的解读。近期,个人悟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自身最为基础的财务素养,能够点滴积累摸索出一套看财务报表的思路。个人还存在的很重大的一个问题点就是数据常识能力太弱,对很多可以用数据量化的东西缺乏最为基本的认知,比如一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国家的GDP总额,行业的市场规模总量,企业的一年的营收总额,毛利率在什么水平,等等一系列问题,算是我个人一个很大的弱点。所以,接下来,要非常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基本数据常识,刻意练习、练习再练习。另外,还有一个要改的毛病是急躁,想要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效是不理性、不稳重的表现。要尝试慢下来、沉浸下来让自己多一些冷思考。
聚焦微观企业、为转券商类行业研究员打好基础都必须要关注财务分析和投资分析的基本逻辑。于是,第一击定位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上,学习了网易公开上的一组课程,将我个人所学理解的要点转化如下:3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者的关联关系要清楚,资产负债表是某一个时点的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资产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达资产所有权属的归属关系,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股东。利润表是某一个时期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反映,收入-费用=利润,所有使利润增加的因素都确认为收入,所有使利润减少的因素都确认为费用。企业只有在市场中发生实际经营交易关系才能够产生利润。现金流量表也是在一个时期的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一个流水记录,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重点关注期初、期末余额。
利润表中所产生的利润都归属为股东权益,利润表刻画的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下属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来源,现金流量表刻画的是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科目流入流出的明细。所以,可以理解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对资产负债表某一个科目的深化延伸。
企业设立时的资金来源一个是股东入资、一个是借款,存在一个资金成本问题,借款是利息率比例,股东看的是投资报酬率,关注的是企业长期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指标看的是企业的资产结构,一般来说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大于70%会有一定风险。而企业为啥要借款,也就说有一个杠杆效益在里面,即企业存续经营的投资报酬率是远远大于借款利率的,站在股东角度是期望负债更多些,站在债券人角度要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避免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困境。有的时候,企业有充足的经营现金流也会有短期借款发生,这是企业的借款安排,利用低息债务撬动高息盈利,而且在企业经营效益较好时,做短期借款安排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信誉取得较为优惠的贷款。
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一个流动比率可参考,即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是在1年内或者在一个会计周期内能变现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一般来说这个比率为2比较安全。速动比率为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不包括存货在内的其他流动资产,短期变现能力更强,这个比率的参考值一般为1.应收票据比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强、一般银行承兑质量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一家企业上下游关系的控制能力和付款安排能力,计算公式为当期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期末)/2】从公式本身来看,计算这个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期营业收入的驱动因素不仅包括应收账款,还包括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所以计算出来的数值(次数)没有参考价值。考察企业收款方面的能力主要比较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之和的差额,以及预收款项的期末和期初的加和。考察企业付款方面的能力主要看预付款项和存货的值,相对应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加和的对比。存在存货都销售出去了,还没付款的现象。说明上下游收付款安排的能力强。
特别关注其他应收款,有可能是母公司向子公司注资的一个科目。
利润理解分几个层次: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核心利润=毛利-三项费用-附加,与毛利的差别关注投资收益;总利润=核心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与核心利润的差别关注营业外收入,如政府补贴;净利润=总利润-所得税费用,与总利润差别关注所得税费用。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