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用一个非常不文明的“傻逼”来作为这篇文章的开始,我要向读到这篇文章的你道歉。
我想分享给你的我去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关于我的第一份工作,如果要总结成一句话,那一定是:
为什么我没有早早的认识到昨天的自己是个傻逼?
我几乎没有迟疑的就想到了这句话,接下来你还会看到好几次这个不太好听的词,请你一定要见谅。但我相信,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读完这段文字,你会庆幸还好,我只是昨天是个傻逼。

1
我实习的时候很迷茫,我不想做本专业的工作,但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面对实习期一天一天的临近,我越发的迷茫和焦虑,这时候热心的表哥给了我第一个建议,不如去我朋友的公司锻炼一下,反正你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其实这时候我有个大概的想法,我写作的本领好像还行,能不能找个写作的工作呢?但我也没有坚持,谁知道我能写出什么玩意儿赚钱呢。
如果这份工作里能让我写点什么东西就好了,反正是我哥的朋友,应该很好说话...在我出发面试前,我大概只有这么个想法。
于是,我带着一个大概的立场和不清楚的想法就出发去面试了。
在这之前,我对这份工作一无所知,我对自己只是一知半解,但我的心里却渴望天上能掉个馅饼。
我很后悔踏上去面试的路,因为回想起来那个自己满脑子只想着能捡个便宜。
就像每天放学经过的社区福利彩票站里,那些大腹便便,整天不好好工作,却满脑子想能中500W大奖的大叔们。

我一直觉得他们很像傻逼,但那时候的自己和他们没有什么差别。
2
我期待的工作是可以坐在电脑桌前轻松码字又能赚到大钱的职业,我期待的工作环境是在透明的商场大楼的工作间,和穿着商务装的精英们头脑风暴。

但这份工作在一个五金城里,肮脏,老旧和刺鼻的不知名味道,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我甚至不想在网上找一张图来告诉你,环境有多差。
在五金城的三楼,我看到了一间小小的类似工作室的商铺,这就是我哥朋友的公司。
我见到了我哥的朋友,他看起来像是个读书人,气质上有一点像韩寒,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韩寒,像是那个不修边幅的韩寒,不过那时候我没意识到,一个老板如果连自己的形象都不能打理的话,你能指望公司有什么形象。
他需要的,其实是一个销售,上门去向市场里的每一个商户推销公司的淘宝店铺装修业务。
我其实不想做这样的工作,但我没有拒绝他,大概的听了一听,告诉他我回去再考虑考虑。
问题就在于,回去以后我并没有做任何的考虑,直到实习期终于到了,我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做任何的安排,这时候我才想到要不就去这个公司算了。
“要不...就去...算了” 这个句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句式,我很后悔用这样的句式做了人生中选择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这个句式意味着你放弃了思考,随波逐流的选择了一个无所谓的答案。

不考虑这个选择能带来什么价值,也不会考虑这个选择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我只是觉得还行,就给自己做了个选择,后来的日子告诉我,这是个傻逼的举动,因为:
如果你不吃选择认真思考的苦,就一定会吃疲于生活的苦。
3
这是关于我工作的故事。
对我来说,这份工作的第一个难点就是我每天必须要做一个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达这个五金市场。
面对一份不喜欢无感的工作,却要把一天里的三个小时用来赶路,真傻逼,真让人后悔。
更让人后悔的是,过去一年的每一天,我一边觉得这三个小时真是漫长又无聊,一边什么都没有没有做,既没有想着辞个职换份适合的工作,也没有在车上利用这段时间学点什么东西。
回到这份工作,其实很简单,挨家挨户上门去做公司淘宝业务的推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五金市场里的环境。
老板们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大叔大妈,他们大多数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规划,也许淘宝业务能帮助他们提升营业额,但有这个时间,大部分人其实更愿意守在店铺前,用空闲的时间打开电脑玩玩斗地主和杭牌麻将。
我很奇怪,为什么他们有这个时间打牌闲聊,但却不肯去开一个淘宝,开展一下自己的业务。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写工作总结,我的同事很抗拒做这件事情,他告诉我:
“学这个淘宝的东西太累了,你喜欢想东西,我不喜欢”
“我还是喜欢之前卸货搬东西,做体力活比较简单”
我的这位同事98年,比我还小一岁,初中毕业以后就出来工作,人生阅历听着好像也很精彩,打过工,骗过钱,想着发大财,但总是赚不到大钱。
在他眼里,生活告诉他的真理就是:钱就是一切。

我那时候觉得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后悔了,尽管我觉得这个工作环境真的很糟糕,尽管我觉得我的同事很多想法和我截然不同,我也没想过为什么我不能马上去换一份工作呢。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太傻逼了,因为我宁可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选择吃学习和深度思考的苦。
4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像一个坐井观天的青蛙。
工作的时候,我的同事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跑一会业务,然后溜到天台,打上近一个下午的王者荣耀,然后回公司报告工作的进度,在他看来只要能完成一定业绩目标就行了,没必要这么努力。
我问了问他有没有想过对未来的规划,他告诉我做金融可以赚大钱,他想做金融,但从我认识他到他自己决定离职,我始终没有看到他对这个目标付出的任何努力,现在他又做回了老本行。
今年我出差去湖南,在展会闲着无事和场馆的一个保安大叔闲聊,听起来他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有想法,他告诉我他觉得做一个英语翻译能赚大钱,他听说英语翻译每个月能赚上好几万。
我笑了笑,问他那他有开始学英语吗?打算怎么学习呢?
他迟疑了下,不好意思的说,学英语太累了。
学英语太累了,学习真的太累了。

知乎热榜上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点赞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亚是这样回答的: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那时候身处这样的工作环境,我一边鄙视和不屑这样的人和环境,另一方面却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思考我可以做做什么,我可以学什么。
不去通过学习来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而是不断地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
回想过去的我真的很像一个傻逼,我和坐在店里斗地主的老板,宁可做体力活的小伙儿还有一边憧憬翻译却从不肯付出学习努力的保安大叔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都是在重复相同的一天,因为那时候把得过且过当成了习以为常,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痛苦,但却从不去思考为什么这份工作会让我如此痛苦。
我很后悔,因为如果没有经过思索和自省,当下所处苦难终究只能成为苦难,对以后的人生没任何意义。
5
柴静曾在《看见》里说到: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痛苦之所以不被人喜欢,大多数是因为人们从不会思考自己为何痛苦。
我之所以会如此后悔,是因为如果我能早点意识到这一些道理,就能早一点实现认知的迭代和升级。
我后悔我也很遗憾当时的选择,但全盘接受了过去的自己,并从中得到了你看到这一些思考。
鲁迅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最惨的事情就是直到现在都还不能接受过去自己的失败,过去的自己是个傻逼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怕你明天还是个傻逼,还一往直前。
Ray先森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10W+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学习的苦,是枯燥的苦,是短期没有回报的苦,这种苦看得见,摸得着,谁都不愿吃。
生活的苦,是绝望的苦,是长期没有出路的苦,这种苦看不见,摸不着,谁都不想吃。
我后悔没有在过去的一年里认识到昨天的自己是个傻逼,这不代表我现在是个傻逼,但这真切地表明了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认知毫无跨越性的进步。

在舒适圈里原地踏步,本质上是我害怕学习吃的苦,因为我必须要不断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在学习新知这个锐化的过程里打磨自己。
但比起在学习上吃苦,我更害怕吃生活的苦。
我想谁都不喜欢自讨苦吃,但如果学习和自我提升能让我避免遇见这些痛苦的经历,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
我当年在做第一次工作的选择之前,如果我认真的学习和思考,也许我早就完成了自我认知的第一次升级,这篇文章也许写于一年前,而不是现在。
不过幸好,写下这篇文章最好的时机是一年前,其次是现在。
6
有句古话叫做:"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意思是:活到五十岁的时候,就觉得前面四十九年都过错了。
以前我一直觉得这实在是太傻了,这辈子活得可太失败了这样子,但现在想来这样的自省真是太可怕了。因为学习很重要,但和学习一样重要是保持对自己长久的思考。
昨天是个傻逼其实一点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今天的自己还是个傻逼。
写到这里,我数了数,算上我下一句要说的话,我总共说了16个傻逼,我想你一定能从我的字里行间看出我真的很后悔,但如果连昨天的自己是个傻逼都不知道,怎么还敢说自己在进步呢?
学习和思考是一定要人生路上一定要吃的两个苦,越早吃这两个苦,是最不会后悔的一件事情。
早点意识到昨天的自己是个傻逼,然后大步往前走。

这是我说的最后一次傻逼,希望今后的人生路,我和你都做个爱吃苦的聪明人。
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