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关于“倒拔垂杨柳”一事,林冲出卖了鲁智深吗?有人认为,林冲是故意暴露鲁智深身份的。
明知道鲁智深没有正面回答两个公人,表明鲁智深是不想自我暴露的。当事人不说,你林冲却毫无保留地揭发朋友身份,算哪门子事嘛。难怪,林冲自古不怎么讨喜,是有原因的,朋友千里迢迢来救你一命,你怎么能背后捅刀子呢?让朋友置身于险恶之境,从这一点论起来,确实不应该。
但我要在此为林冲正言。林冲这么回应两个公人,不小心暴露了鲁智深的身份,并非有意而为之,纯属心直口快,说话不经大脑的结果。
且分析分析:
首先,脱口而出,赞美鲁智深居多,为有这样一位朋友感到骄傲。这是林冲的本能反应,两个公人赞叹鲁智深,紧接着林冲对兄弟加以赞美,很自然,没有刻意暴露身份的倾向,是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骄傲、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林冲原本就是一个心思单纯之人,并不是一个精细之人,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并不清楚江湖的水有多深,否则就不会被人陷害,“带刀闯入白虎节堂一案”,就是最好的例子。直接被对手玩死,在去沧州的路上,他连两个公人都对付不过来,一路上被人家整惨了,这些都表明他并没有太多的心思。
之所以有人这么黑化林冲,姑且是“黑化”,都是受了人性“恶”、“阴暗面”的影响,凡事都往阴暗面去想问题,这对文本的理解就有所偏颇。所有跳出文本去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欠妥的。看问题的关键,不是脱离文本孤立地去考虑问题,应该回到本源,即文本本身、回归到艺术的方向去探讨人性,而不是想当然地思考问题。
其次,震慑两个公人,好汉不吃眼前亏。一路上,林冲可谓被两个歹毒的公人整惨了,又是开水泡双脚,又是穿新草鞋,被扎得鲜血淋漓,在野猪林还被绑缚在树上,要取他的小命,好回去对高俅陆虞侯等人交差,林冲可是吃尽了苦头。
如今,见两个公人交口称赞兄弟鲁智深,自己随口说出“倒拔垂杨柳”一事,不得不说,此时此刻的林冲防范意识为零,甚至有点飘了。因为鲁智深给了他底气,为他撑腰,在两个公人面前赚足了面子,原本城府就不深的他,说话自然没有那么多顾虑。
后文中,鲁智深一旦离开,两个公人原形毕露,马上坐到了上位,林冲打回原形。这种苦痛一般人哪能理解?林冲受够了这种苦楚,所以拿这话来震慑对方,暗示对方别太放肆,我有一个牛气冲天的朋友,分分钟可以收拾你们。
再次:出卖鲁智深对林冲没有半点好处,不值得他处心积虑这么做。说他故意的,这点站不住脚。就算高俅知道是他提供的线索,难道会放他一马不成?想都别想,夺妻之恨,那是死结,永远解不开,互结仇怨,那时必然的。这些简单的道理,林冲他懂。
最后,两个公人早已暗中商量好了对策,说与不说,干林冲何事?原本要在野猪林下手杀害他,被鲁智深搅了局,杀林冲的事已黄了,怎么回去交差呢?两人心中有数,也早已猜测过眼前的莽汉极有可能是鲁智深,也早已盘算好了,回去跟陆虞侯老实交代就是了,另外把钱退还给人家了事。
林冲说与不说,都改变不了大局。
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留评,感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