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身体略有不适,忙碌之余难免有些心力交瘁之感。
夜间卧床读书,偏又频频读到那些缅怀亲情的文字,字里行间的忧伤如小溪流过心田,心绪便像浸了水的海绵般,沉甸甸。
也是在最近,想到很多故人,合书而眠的时分,他们便轻盈地在我梦境里闪现。早上起床也晚于平常,许是自己赖在梦中不想醒来。
我想关于梦,这些年我已做了太多,关于什么的都有,可谓包罗万象、各有不同,但是真正实现的,却屈指可数。回头细想,不禁感慨:曾经鲜衣怒马风流少年,如今安于客枕顾影自怜。因为人们的一切憧憬,皆与美好相关,纵然豪情万丈,也终有一日会变得成熟,这种蜕变并不是斗志萎靡,激情大不如昨,而是真正懂得了沉淀,看得惯得失,拎得清好赖,也静得下心了。
于是就沉稳老练了一些,轻狂的言语不再张口就来,也不是逢人就谈梦想,而是内心积蓄着力量,表面却风平浪静。许多个平凡的夜里,在且听风吟中完成对自己内心的拷问,越来越明晰自己想要什么,又摒弃什么。如果说每天平常的日子是我的情人,那么我想说:一觉醒来,甚是爱你!
上个周末在农场的一间小屋过夜,夜很静,玉兰和油菜花的香味愣是从窗缝儿里挤进来,一时间香溢四室,狗吠也远近叠起,此起而彼伏,直到深夜时分才渐渐消停。那一夜睡了个不折不扣的好觉,直至清晨的鸟鸣把我唤醒。陶潜采菊东篱之乐,我似乎在伸懒腰的那一刻全然感悟到了。但我毕竟不如五柳先生那般洒脱,终归是要回到闹市谋生,然而闲散,回归自然又何尝不是谋生的一种方式呢?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只能将其当做一种消遣和放松。
这段时间工作上、生活中琐事不断,这倒不是抱怨。把这些琐事一件件的捋顺,其实我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前几日与一朋友煲电话粥,谈及下班之后如何打发时光,他说自己每天下班后喂喂乌龟、看看书、练练字,完全是提前步入退休的节奏了。他说,之所以练字,不过是磨一磨自己的性子。对此,我也很赞同。在西宁的一段时日里,我下班后的状态与现在的他如出一辙,其中的清欢和乐趣,我自然是十分理解。只是我现在绝少练字,反倒是把那些琐碎繁杂的事,一一处理妥当,借此来磨砺心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话说回来,每个人都很想把生活过成诗,而结果却相去霄壤。有人的生活精致考究,把生活过成了“古体诗”,有人的生活随性洒脱,把生活过程了“豪放诗”,也有人于自然中感悟生活,“田园派”也应运而生······也有许多人空有一颗诗心,却无实际行动,白白辜负几多诗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鲜。”且看李杜诗作如何?即便是诗中仙圣所创作流传万古的佳作,其素材也是源于生活。是李杜成就了那个时代,也是时代成就了千万个李杜。我认为能驾驭各种诗体,盛名在外的生活家是难得一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无法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而活,生活总会将这个时代的特征毫不掺假的和盘托出,映射到个人的生活中,就会呈现出对生活不同的感悟和追求,人们禀赋各异,各种诗体便顺势而生,在生活的大舞台上争奇斗艳,诚然,继承与发扬古风遗韵也是这个舞台极为重要的部分,但没有谁可以将生旦净末丑都演绎的活灵活现。
既是如此,就该恪守本分,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生一世,必须有健康积极的爱好来支撑,这个爱好或可决定你在人生舞台上的艺术造诣。
欲成大腕,就要先跑好龙套。同理,笑对八十一难的从容和淡定,必是从苦练七十二变的汗水中得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