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陈秀玉
3月12日下午,胡春林老师带来了《且教且研,走教科研专业成长之路》的讲座。
胡老师开场就创造了一个较轻松的开场——教育战线的老兵与年轻教师聊聊教科研怎么做?先分享了中小学课题研究常识,又进行了教育论文写作经验的分享。
一、中小学课题研究常识
1.什么是课题?
所谓课题,是要研究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
课题通常包含的三个层次:什么问题?为什么?怎么解决?
2.怎么选题
首先要有问题,还要是真问题,更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真问题。选题不当,选了无法做的大课题,必然会导致空泛,大而无当。选了不存在的伪课题,其实也无从下手。选了前人已经研究成熟的课题,难免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有可能抄袭的嫌疑。
选题是第一重要的!
具体来说,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短周期、重在解决本校、本地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三是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课题来源:
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当前教育热点中寻找问题;从教育期刊选题征稿选择问题等。
4.课题辨析: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小学各学科传统文化探究;评价改革研究。
5.教育课题级别
校级:中学、中心校
县级:县教育局(进修学校)
市级:市教育局(教科院所)
省级:教育厅及所属课题管理部门
国家(教育部):课题规划管理部门
6.教育课题类型。
7.课题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需要包含的内容:国内外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等;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与研究结论;当前研究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触及;结合已有研究状况的不足来阐释自己将研究的问题。
8.目的、目标和内容(用蒸包子例子帮助理解)
胡老师还分享了课题引用理论、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条件等。
以上着重理论分享,接下来就借助他自己做过的课题,用切片的方式分享。
胡老师边分享他曾做过的课题《部编语文革命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边切片式分享了如何选题?如何做课题?强调了几个需要仪式感的活动及他们怎么做,怎么收集资料,具体做了哪些事?让大家对课题研究有了更丰富的感知。
二、教育论文写作经验分享
1.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意、抄其气、抄其字。
抄其字,即纯粹的别人文章的复制粘贴,涉嫌剥窃,此法不可取。
抄其意,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结构去写人家的意思。
抄其气,是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结构、根据别人的精髓加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拓展延伸,进一步发展写出自己的意思。
分享了一个抄书案例——"文抄公"周作人。
2.胡老师结合自己的写作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写什么”的解决之道: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行动、多记录。
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教师增进自身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性理论书籍和学科教学方面的专业期刊,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了解学科教学研究的现状、动向,关注并收集学科教研中的新观点、新材料。在阅读中要注意,要阅读针对性强的应用性理论,比如,研究提问,要多读提问方面的理论观点的论著,研究互动,要阅读互动方面的理论观点的论著。不同观点的论著可都找来对照、比较着看,在激发自己的问题意识,产生自己的观点。
多观察:平时留心自己和同事们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问题和一些典型事件,特别要注意观察教学中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变化,学生学习中的现象。要注意把握那些细小,微不足道的细节。
多思考:平时留心自己和同事们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问题和一些典型事件,特别要注意观察教学中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变化,学生学习中的现象。要注意把握那些细小,微不足道的细节。
多行动: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位老师都会碰到这样那样困惑,面对种种困惑,对其作一番分析、思索,尝试着去解决它。很多很好写过的不少论文,都是“遇到困惑想一想,试一试解决”的结果。
多记录:多读、多察、多思与多做中的“偶有所得”、“灵光一现”都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免遗忘。虽然记录下来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片段,是“思维碎片”,但都有可能成为你撰写某篇论文的“引子”,也有可能成为你撰写某篇文章的重要素材。
3.胡老师结合自己的作品分享了“怎么写”的解决之道——结构三段论
绪论——提出问题——我做了什么
本论——分析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做
结论——解决问题——我怎么做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观点看法的理论性阐述,这也是论文与工作总结不同的地方。论文除了写我做了什么,我怎么做,还要写清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上理论依据,这样才能凸显你的观点、看法。
听完胡老师的分享,让我想起一句话:"做得好更能说得好。"因为胡老师做的课题是扎扎实实的,写的文章都源于他在工作中的观察、记录,他分享起来就特别有画面感。加上及时留存的文字、图片,形象而又生动。张齐华老师曾分享过一个经验——在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抓拍,有意识地收集资料。
做课题,有些老师是做在纸上的,所以胡老师强调要做真研究。也有些老师做了不少事,却没有成果呈现,这就是缺少及时收集资料的意识,没有及时反思、总结,提炼的结果。我就属于后者。
培训活动结束,希望自己以此为新起点,真正进入研究状态,及时记录,提炼,争取有一些成果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