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作者: 箫海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9 12:13 被阅读0次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我喜欢金庸小说的一个方面是小说中令人神往的武学。

        诸如《九阴真经》《九阳真经》《易筋经》《降龙十八掌》《一阳指》《独孤九剑》《七十二绝技》等,内功外功,掌法腿法拳法指法,音功摄魂功缩骨功等,更不用提刀剑枪棒等诸般武器了,可谓玲琅满目,犹如进了一个超级大的市场,直有眼花缭乱之感,很有层次美。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但我们都知道,对我们人来说,真正的武功高强不过是在身体发育良好的基础上,用合理巧妙的方法,勤加练习和锻炼,尽可能挖掘出身体更大的潜力,达到更快更高更有力更灵活的程度。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那为什么我还那么喜欢那不符合实际的武学?除了它的广博和层次美,还有它的意境美。金先生将人体学、历史典故、易经八卦学等诗意地结合起来,似虚而实,实又显虚,给人以非常大的想象和品位空间。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就像美妙的诗词一样。诗词好,作者感悟深,想象丰富,以有形有限的景物,表达无形无尽的情感,更能引起读者更大的想象并去感悟。这就是我感觉到的意境美。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但还不仅于此。金庸武学还有很奇妙的地域性和归属性。比如佛学的《易筋经》,道家的太极,五岳的剑派,大理的一阳指,中土的四象八卦,波斯的乾坤大挪移,而九阴,九阳,乾坤挪移等又都包罗百家易理。地域性明显而联系又比较紧密,武学的这种关系又缘自并也反映历史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还有一点很令人回味的是,武学的个性。比如沉稳厚重的超级大侠如洪七公、郭靖、萧峰使降龙十八掌,个性狂妄如独孤求败、杨过等练无锋重剑斗海浪,练舞成痴的老顽童创骇世却少被世所知的双手互搏,不喜武学的段誉实在无法才学了逃跑绝招凌波微步,精灵古怪的黄蓉父女的的桃花岛武学,恶人欧阳锋的蛤蟆功(有些许讽刺意)和毒蛇,黑风双煞等习练不得法的九阴白骨爪等,给武侠增添了浓厚的快意恩仇感。

《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这篇小文暂时聊到这里,关于金庸武侠,后续还有新作,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评金庸武侠之武学篇》(其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ih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