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我们初步的论述了不同的人性猜想。而这其中,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恶有相同之处,他们都可以通过后天来改变,而我们今天,主要来论述这两种。而其他的猜想也有与之很相似。
首先,我们先来论述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生出来并不是善的,如果顺着本恶的人性,那么就会出现争夺,而辞让就不复存在。既然荀子这么认为,为什么能被称为是儒家的传人呢?荀子还认为我们后天可以通过"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来掩盖本恶的人性,这样就会做善的事情。儒家所希望的就是可以通过后天而变善。
虽然荀子认为我们可以改变,但是这个改变更偏外在,不是内在的自我觉醒,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不可能自我觉醒,只有外在的教化才能使我们在本人恶的人性上,蒙上一层亮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并不能掌握着自己拥有超越的权利,会显得被动。并没有完全突出人的思想自由。
于现在的话来说,没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的人仅仅停留在理性层,是理性层面的自私和狡猾。
当然,我们也可以反驳荀子,如果人性本恶,那第一个人是如何向善的呢?如果继续向后推,那么荀子可能需要借助到神的点化,是神点化了第一个向善的人。总之,这个观点更多的是需要外在,而不是内在的自己觉醒。
而同样认为人性本恶的还有基督教的人性观,基督教认为人出生是拥有原罪的,因为我们偷食禁果,才被贬来人间,而在天上应该是最好的。而我们这一生做善事就是为了死后可以重新上天堂。此观点和荀子的同处是都认为人性本恶,但不同的是,荀子认为我们在此生就应该改变本恶的人性,成一个君子,从而创造世界。基督教更多的是为了来生而向善。
在我看来,两者本质的不同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 引导人向善,荀子更重要的是此生的创造和努力,可以说是更重过程。而基督更重要的是以一个结果来引诱人向善。
说完了性本恶,我们再来说说孟子的性本善。
在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很多的学习讲述了性本善,大概就是我们出生就有向善的可能性,而后来要做的就是不断擦亮善心,继续超越,把应然变成实然。而在这里,还有两种和孟子的性本善比较像的理论。
第一种是帕斯卡尔的理论,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个能思想的草"也就是说,从本能层来讲,人是很脆弱的。而人的所有高贵在于思考,这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人们可以用理性创造更好的世界。由此,虽然帕斯卡尔认为理性最重要,而孟子则认为我们应该在理性之上,在德性层面超越。但是,帕斯卡尔认为在理性上是有向善的可能性的,那么这就可以认为更接近孟子的理论。
而另一个理论是康德,康德认为人们值得惊奇和敬畏的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头顶上的星空在刚开始类似于上帝,可以说是万物运行的道理,后来演变为科学。而心中的道德律则是指心中的本性,康德的意思也是我们要不断的擦亮本性。所以,也更类似于孟子的理论。
而在我个人看来,我更认同孟子的观点。因为,我认为我们值得不停探索的确实是理性 ,而同时也要擦亮道德层的心。其实在孟子性本善的观点中,就包括这两个维度,要在有了理性层之后擦亮道德,而同时也要带着擦亮的心去学习理性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