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家人闲聊,我借用了一句话“这个时间上有两件事是最难的,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拿过来;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子里。”“妈妈我知道了,”在一旁看似专心地玩玩具的小朋友也插入了话题,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复述了一次“第一件事就是因为钱在别人的口袋里,如果你拿了,他会报警,警察会来找你要回去,所以拿别人口里的钱很难;第二件事是因为别人的脑袋没有入口,又不是机器人能放入芯片,人的脑袋是没法打开的,所以你的思想也放不进去。”果然,对于同样的事件、话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但是最终的结论是相似的,就是这是两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夫妻聊天内容,无意识地就被小朋友吸收了,因此,这种方式是一种挺不错的教育方式。就像“很难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子里”一样,我们经常对着小朋友或严肃或认真地讲道理,让他听取意见,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大概率,他不会听,有时候,看上去表面服从了,但是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就是这个道理并没有进入他的大脑,未对他产生影响。如果是我们大人之间聊天的内容,无意识中,被他听到了,就记住了,也会主动地照做。
天才,不在基因里,它来自幼儿时期的外界长期刺激。及早定下目标,是天才之旅的起始。纵观历史上出色的人,非常多都是自幼就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一直长期在这个领域内不断地深耕,就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其实,我们普通老百姓中,这种案例也不少。
一好友的妹妹,从小就立志要当老师,在小朋友玩扮家家游戏中,也会担当小老师;在一个人单独的时间中,也会自己讲课玩。高考目标也十分明确,一所华东师范,顺理成章,如愿了。在大学假期期间,会去各个机构做底薪实习老师,只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后来一路绿灯,研究生毕业进入一所著名中学,在教学中,乐在其中,获奖无数,风生水起。
我们经常会把她的案例拿出来讨论,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这个目标确立的越早越好,如果10岁就有了目标,就不停地强化,面对选择,会以目标导向做出抉择,一路只朝一个方向发展,积累的经验足够多,就更容易做出卓越的成就。
因此,当小朋友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就要不断地给他相关的外界刺激,激发出他自己的好奇心去主动探索,自己想要做得更好,培养起自信心,也积累了相关领域内的经验。经常用“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问题来强化他的记忆和激发想要做得更好的内驱力,从小积累经验。
把握当下的每一瞬间,去陪着小朋友一起成长,一起去见识更新鲜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