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传习录》第8天 薛侃录2

作者: 沐云斋 | 来源:发表于2017-07-28 23:25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沐云斋

日孚请问。

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别有个心穷理,穷理时别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即是无事时义,义即是有事时敬,两句合说一件。如孔子言‘修己以敬’,即不须言义。孟子言‘集义’,即不须言敬。会得时,横说竖说,工夫总是一般。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工夫都无下落。”

[译文]

梁日孚向先生请教有关问题。

先生说:“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懂得主一,不明白它就是理,那么,有事时就是追逐外物,无事时就是凭空臆想。只有不管有事无事都一心在天理上下功夫,如此居敬也就是穷理。就穷理的专一而言,即为居敬;就居敬的精密而言,即为穷理。并非居敬后,又有一个心去穷理,穷理时,又有一个心去居敬。名称虽然不同,功夫只有一个。正如《易经》中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即无事时的义,义即有事时的敬。敬义结合仍是一回事。孔子说‘修己以敬’,义就不用说了。孟子说‘集义’,敬也不必说了。体悟了这些后,横说直说,功夫总是一样。如果局限于文句,不了解根本,只会支离决裂,工夫就没有着落处。”

《荀子·解蔽》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心生下来就有知觉,有知觉就有差异。然而它却有所谓专一而本能。不以那件事物妨害了这件事物,这就叫做一。没有得到“道”而追求“道”的这种阶段,又叫做虚旷、专一而稳静。心一有所动作,就需要用得“道”之人的专一。专一,就能够穷尽事物。他还说:明智的人是选择一端而专一于思想的。专一于思想,就意志端正。他又说:“他(指帝舜)持守专一,而知所戒惧,所以他的荣誉充满左右;涵养专一,而极于精微,所以他受到荣誉,而不自知。”(摘)

感冒头疼,摘一段安慰一下自己

相关文章

  • 【传习录读书札记45】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传习录第1至14条由有王门颜回之称的徐爱所录,第15至95为学生陆澄所录,今天开始学习的第三录由薛侃所录。 薛侃,...

  • 读《传习录》第九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三天。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

  • 王阳明心学 之 心即理感悟

    一、人的认知决定其三观 观点阐述:《传习录》P64薛侃录-侃去花间草,阳明先生告诉薛侃善恶分辨源自内心 现实联系:...

  • 月读《传习录》第8天 薛侃录2

    日孚请问。 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

  • 致知班功课32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从聆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开始,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的《薛侃录》。薛侃在生活当中经...

  • 读《传习录》第七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一天。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

  • 读《传习录》第八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二天。 今天的学习任务比较少,加上之前一周不间断的学习,读起来感觉相...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45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三十三【薛侃录】。 “学而时习之”中的“...

  • 什么样的人值得信赖?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九十七

    读《传习录》时,读到薛侃录第五篇的篇幅很长。当时反复的思量过其中的文意,也几度欲提笔而论,可是终究做罢。因为细细来...

  • 传习录学习第7天

    《传习录·薛侃录上》 薛侃,字尚谦,号中离,世称中离先生,阳明先生的重要弟子。是阳明心学在岭南的继承人和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读《传习录》第8天 薛侃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q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