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是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传世经典作品之一(另一部是《国富论》)。
他的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先后对《道德情操论》进行了6次修改。
2024年,我决定精读这部经典作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慢慢啃下这块硬骨头。
《道德情操论》全书分为七卷。
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二卷:论优点和缺点;或,报答和惩罚的对象。
第三卷:论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四卷: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五卷: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第七卷:论道德哲学的体系。
此处学习并了解:第六卷(共三篇)中的第三篇——论自我控制。
以下为个人整理的部分观点及学习延伸。
自我控制的表现
1、按照完美的谨慎、严格的正义和合宜的仁慈这些准则去行事的人,可以说是具有完善的美德的人。
2、妒忌是这样一种激情,即以怀有恶意的厌恶心情来看待真正配得上他们所具胡的一切优势的那些人身上的优势。
3、对自己的不幸几乎没有什么感受的人,对他人的不幸必然也总是没有什么感受,并且更不愿意去解除这些不幸。
4、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感到他自己最好的作品中存在着真正的不足之处。只有次等的艺术家才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满足。
5、民间和宗教界最没能学问的冒充内行的人和骗子经常并且是令人惊奇的成功,足以说明民众是多么容易为最放肆和没有根据的各种自我吹嘘所欺骗。
6、即使能清醒地作出判断的人也常常沉湎于众口交赞之中。正是这种愚蠢的喝彩声常常起到使他那悟性发生混乱的作用。
7、大部分名噪一时、信誉卓著的人,其名声和信誉也常常在相隔最远的后代中变得一文不值。
8、成功同公众强烈的爱戴结合在一起,使得一些最伟大的人物晕头转向,以致把大大超过自己真正具有的价值和能力归于自己;而且,由于这种自以为是,促使自己从事这么多轻率的有时具有毁灭性后果的冒险活动。
9、在平民百姓的小小打算中,同样也在高层人士的雄心勃勃和勇敢的追求中,巨大的才能和成功的计划起初常常怂恿人们去从事最后必然导致破产和毁灭的事业。
10、一个真正的智者,对另外一个智者对他的审慎而恰如其分的赞美,比对一万个人对他的虽则热情然而出于无知的嘈杂的赞扬声,更感到由衷的满足。
11、到国外去访问的无名之辈,或者从一个僻远的省份到自己国家的首都作一次短期访问的人,常常试图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且,在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内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之后,他们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里,用今后极度的节俭来弥补过去的挥霍所造成的浪费。骄傲的人很少会因这种愚蠢而受人指责。他的自尊心使得他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的独立。
12、骄傲的人力求避开地位比他高的人;爱好虚荣的人则力求他们同自己相处。骄傲的人从来不是奉承拍马者,对任何人都并不总是那么彬彬有礼。
13、一个过于谦虚和过于朴实的年轻人常常会变为一个不被人看重、整天抱怨和心怀不满的老人。
14、对于那些低估自己的人,除非我们具有比大部分人更大的识别能力和更慷慨的品质,至少我们很少不像他对待自己那样不公平地对待他,而是经常比他做得过头。不仅是他的心情比骄傲的人和爱好虚荣的人更不愉快,而且他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各种虐待。
几乎在一切场合,过于骄傲都稍好于在各大方面过于谦逊;而且在当事者和公正的旁观者看来,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的情感似乎比任何过低的自我评价的情感更少令人不快。
学习延伸:
第一,在行事谨慎的人中辨别选择品质良好的人做朋友总是没错的,因为谨慎是稳重有内涵的人必备的基本特征。
第二,远离有强烈妒忌心的人,这些心怀恶意的人身上有毒。
第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个自愿深陷不幸泥潭的人,你无论怎样想帮助他也是没用的,只能靠他自己醒悟。同理,当自己不幸处于人生低谷时,不要放弃,要想办法爬出谷底,早点走出来,不要原地等待别人的救赎。
第四,俗话说“满罐子水不荡半罐子水荡”,说的是越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心态越是开放,越是能领悟到自身的不足,会接纳更多的优点。
第五,生活中喜欢自我吹嘘的人无处不在,这些人过度自信,言过其实,有时甚至大放厥词地吹嘘自己多么有能耐。
说大话的人不是傻瓜,相信说大话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如今的社会,诈骗行为大行其道,有多少人因轻信身边的熟人和朋友而遭遇资金损失啊。这些骗子,深谙人性之道,精通各种骗术。找准目标后,对受害人进行多方位围剿,能够及时醒悟及时止损的人该有多幸运啊。
一句话:总有一套骗术适合你,不是你足够聪明,只是你有幸暂时没遇到而已。
所以,不要轻易嘲笑那些已经被骗得千疮百孔的受害者。他们,只是被那些可恶的骗子选中的鱼儿,没能逃脱是他们的不幸。
第六,“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像一株小草一样,茁壮、欣喜、无恙地接受天地自然的雨露滋润、阳光照拂,就是它在大自然界最舒展的一生。
我们也如小草一样,一生中能够舒坦愉悦地看完所有既定的风景,已是一种圆满,所谓的名和利将随着个体生命的落幕而变得虚无缥缈了。
第七,在人生低谷时要记得韬光养晦,在人生顺畅之时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是,不要被别人刻意的“捧杀”所迷惑。清醒是一剂万能药,可以为你保驾护航。
第八,如果能遇到审慎而恰如其分的赞美你、欣赏你的人,请大方接受别人的赞同,并请珍惜这份情谊。如果没有遇上,也不要沮丧,要相信自己的优势,不去外部寻求认同感和存在感。学会独处,学会和自己做伴儿。
第九,无处不在的虚荣心啊:说走就走的一场旅行,跟风的景区打卡,向往的“风景在路上”的生活方式……打着“人生苦短,不要太亏欠自己”的名义,我们做了多少愚蠢的事啊。“见多识广”的含义是尽可能多地去接触生活中的人和事,多思考、多辨别、多长见识,而不是打脸充胖子式的去高消费、乱消费。
第十,骄傲的人有自己的原则和傲骨;而爱好虚荣的人,则把自己的精神所在寄托在别人身上,内心是空洞乏味的。
第十一,不要过于谦虚和过于朴实,长时间地贬低自己、不信任自己、不精雕细琢自己,只会使自己的能量越来越低,别人也会就势更加嫌弃你、不尊重你,甚至更加不公平地对待你。
几乎在一切场合,过于骄傲都稍好于在各个方面过于谦逊。总之,在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时,该骄傲、该张扬时就不要过于谦逊和退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