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水形物语》除了收获最佳影片奖之外,还将最佳原创配乐奖等一并收入囊中,成为最大赢家。在影片中,除了镜头语言的复古与唯美,配乐同样为观众烘托出了一个奇幻而又饱满的世界,被称为“2017年最美的电影”——这种美,与视觉紧紧相连,也与声音密切相关。
还记得那个曾刷爆朋友圈的H5——《听声音,猜城市》吗?在一众博眼球、刷流量的妖艳爆款面前,这个配色素雅、画面低调的手绘风小游戏,却轻而易举地击中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据我观察,上至热衷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下至痴迷王者农药的少年,都在晒得分——不少还接近满分。看来,人们还是乐于为情怀埋单,而耳朵对于乡情的记忆,那都是深入骨髓。
一段 10 秒的声音,能将人带回 10 年之前,这一点不夸张,而声音的魔力还远不止如此,只是声音的魔力,在这个时代里似乎被尘封起来了。
生在今日,我们从不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甚至它丰裕到了有点让人犯选择困难症——我们有一辈子看不完的电影、两辈子听不尽的音乐、三生三世都追不到头的直播。影音洪流中,我们甚至说话都只能靠尖叫,因为呢喃和细语,还不及街那边美甲店的促销广播洪亮。
曾经最微不足道的声音都能带给人的幸福感,哪儿去了呢?曾经,万户捣衣声能入诗、入画;凭栏听雨、静夜听风就是最奢侈的消遣,片刻就让人诗兴大发;钱塘听潮、琵琶一曲,更是令孟浩然、白居易留下了传世之作。
如今难道人们就不洗衣、天就不刮风下雨、琵琶弹奏起来就不再“大珠小珠落玉盘”了吗?声音只多不少,不同的是老祖宗们很珍惜自己的一双耳朵,把点滴之声、寻常响动都当做天赐之物,耐心把玩;而我们,似乎丧失掉了某种能力——聆听的能力,这便有些暴殄天物了。古人能从寂静中听到天籁,而许多现代人,似乎只能从寂静中听到无聊和焦灼。
▌文字:四知堂文化
▌图片:四知堂文化
▌编辑:代 勇
▌商务合作:电话 028-884400880 QQ 153257387
▌投稿邮箱:153257387@qq.com
▌声明:本文由四知堂文化精心整理,欢迎学习分享,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四知堂文化,可以联系授权哦,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