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目光放近,则自应乐观,以求振作。”
边城是沈从文的成名作。湘西风景如画的河边,白塔下的一对祖孙,就着悲怆的生活底色,却调出一段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祖父的乐观、乐善好施;孙女的天真无邪;河岸管理者顺顺的宽容大度;以及那个暗恋翠翠母亲的杨马兵,无处不展示人性中随处可见的质朴与纯真。
如果说《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基于制度公平的精神憩园,那么《边城》则是经历生老病死,意外困顿,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对生活热爱的典范。
老人七十年里经历的风雨不少,在女儿经历恋人服毒自杀。”父亲却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含羞怀孕在生下翠翠后死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他依然将孙女平静带大。”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
“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老人的悲伤在黑夜里浸透着,旁人看不到。他只是帮人过渡,日子平静地过着,如一那一汪清澈的河水。
悲剧已无可避免,只能重拾当下,过好眼前。
本以悲情为线索的剧情,却没见多少悲怆。
可能是自然风光太优美了罢,还是广结人缘的老者暗暗为孙女的将来谋个善局,他小心冀冀地活着,在山水与翠色里陪孙女看端午的龙舟,和孙女唱歌聊天,划船。如果不是孙女长大,不是孙女与顺顺两个儿子间的情感纠葛,日子也许一直就这么优美下去。
但是,生活的河里,总是有险滩,有磨难。以“悲情”出生的翠翠,在婚姻路上注定也和母亲一样,没有好的结局。
随着顺顺大儿子和二儿子与翠翠的感情纠葛,一个意外丧命;一个远走他乡。生活从此又给老人一重击。
多次为孙女的亲事奔波无果后,老人接受了现实。日子还得过下去,还得重新再来。在那个雷雨交接之夜,翠翠说:“我怕!”爷爷说,“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要怕。!”
这是爷爷对孙女说的最后一句话。
从女儿死时,老人就积蓄了力量,去面对生活,乐观面对。他说的“不要怕!”自然不仅是雷雨,更是生活的风暴。
在那个风雨雷电之夜,老人死了。
他未能给翠翠安排一个好亲事,却给了一句生活真相。从此后,那个孤女要独自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在风景如画的峒乡,一个老人,一个孤女,一条黄狗,一条渡船。
渡人渡已。
如画的风景里,总飘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日子会过去,悲伤会过去。
风景如画的桐乡里,永远有一个生活和解的祖父和一个纯真的翠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