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简书上,公开尝试连载故事的练习。边写,边觉察自己的拙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再拙再劣,也选择硬着头皮继续写下去。
不过,坦白说,还是要赞一下这份愿意敞开心扉来书写的勇气。行动,那是最好的学习和练习。
更文十节,我想记录这一阶段的体感。
第一,想和写,不一样。
想写故事,应该说是我早年的愿望。但我本身经常胆怯,总怕写不出情节,写不好人物,当然也怕被别人吐槽、吐口水之类。
所以,许多年,我只是停留想写故事,而没有真实地写故事。
周旋于脑袋瓜里那些故事,要实际动笔时,感觉也并不容易展现出来。想像中的,笔下很多时候,词乏,写不出。几经挫折,弃笔弃文。
如何写意,需要大量练习。想再多,不如动手写一写吧。
第二, 松开控制的魔掌,让我跟随故事和人物,自由发展。
写时,我发觉很多细节部分,特别是人物的转变,已经和当初想的,不一样。
比如,我的草稿里,有一节我想写得很悲惨,但是在现实写的过程中,毫无知觉,已经把“悲”写成“喜”。
好像我在故事里面,已经失控。但这种“失控”,带给我很放松和轻松的体验,不费力!
让写成为一种享受,才好呢!
比如,人物状态的转换中,我竟然没有用脑过多思考和干预。心想,既然是习作,随意发挥吧。跟着键盘,我也特别期待看看人物,他/她自己会走到哪里,他/她的命运是怎样的。
就像《霸王别姬》里说的,“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故事里的人物亦是如此。
当我这样想,也这样放手写时,发现更文多了一份好奇心。好奇——今天他会怎么样?又好奇她明天将发生什么?
好奇感和新鲜感,带来更多的探索欲望。
第三,写前与写后,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开始写之前,我以为我的多愁善感会占上风。事实上,写时才发现,自己内心也有那么多的幽默因子,蠢蠢欲动。
写,使得我有机会看见,更多超乎已知经验外的自己,不同截面子人格的自己。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立体多面化。在心理学上,一个人是N多的子人格的集合。在这里,不用害怕人格分裂。我们知、情、意协调,是不会人格分裂的。
我喜欢,通过写作,遇见未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