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的温度

文化的温度

作者: 木兰参can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22:48 被阅读0次
《雪漠海外文化传播偈》
脚踩中华大地,不要宗教标签。
重新诠释文化,融入时代主流。
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运营。
发掘稀有文化,重新解构文学。
注重好看故事,影视双管齐下。
电子有声书籍,占领客户终端。
建立发行网络,登上国际平台。
网络销售为主,畅通多种渠道。
翻译交流并举,组织有效研讨。
以读书会形式,培养优秀讲师。
优化人文环境,远离封建迷信。
家道文化写作,多种教育开道。
借力大学平台,广传并且生根。
——中华国际传媒出版集团《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 著

工作依然是忙碌而充实的节奏。此刻,在路上也是快乐的,专注的时候没有啥纠结。

雪师最近几天都在分享【文化的温度】的话题。结合雪师的分享,今天分享以下几个点。

首先,当下关怀,很重要,这是【文化的温度】的其中一个涵义。

如果缺少一种当下关怀,缺少积极的融入,就容易被其他的文化所同化。比如一个信仰中华文明的人,祂的初心很好,非常爱自己国家的文化,祂知道我们的文化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最初特别坚定,发心传播。当祂孤身一人在国外,为自己信心满满的文化代言,传播中国文化。祂会去办读书会、会去摆摊送书等等,在国外做到这些,特别了不起,祂的行为也代表了祂的初心。

但是,这个过程难免会碰壁,祂会成为别人的目标对象。由于其他文化的排他性,祂可能会遇到被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打击、否认、改造,最终被同化,把祂拉到他们的阵营中。这时候,对初心的坚守,是不容易做到的。

他们会展现给祂一个加入他们的美好未来,比如进入他们的群体,会享受到特别贴心的关怀,享受到这个群体的便利,这种关怀和便利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求职、就医、活跃的聚会等等,甚至免费的服务和帮助等,特别有温度,满足了人交流的需要、身心的需求。他们会很精准的了解到每个人的需求,特别贴心地满足这种需求,让人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他们的传播,有一套话术,几乎每个成员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乐此不疲地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阵营。

这种关怀是很难抗拒的,更不用说孤身一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希望生活在一种温暖的氛围中,也是人心灵的需求。刚开始可能还有初心,但慢慢的,这种糖衣炮弹就把一个人的心给改变了。遗憾的同时也祝福安好。

中国文化要想在异国有立足之地,的确很难。本身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可能也不够坚定。文化背景巨大的差异造成的沟通的困难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虽然我们的文化本身很好,但很难做到有效的沟通,我们自身也缺少一种适合时代的当下关怀。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有内敛的属性,提倡无求品自高,讲究随缘,不会刻意的传播。不像国外,他们有成熟的模式,有目标、有策略,有非常成熟的传播体系。他们可以把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不知不觉间就认可、信赖、传播。

但是,仅仅有当下关怀就够了吗?重要的还是要有清醒的认知,要有智慧,没有智慧、认知不够的时候,可能就会被其他文化的温柔乡包围了,忘记了初心,再也不想出来,更危险的是,人会因为贪恋某种关怀而受骗。

比如,一位朋友,遇到一个群体,里面都是些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的人,他们也打太极拳,会做一些看起来很好的事,对这位朋友也很好。但是,最后发现原来背后是有目的的,目的是让他加入他们的群体。最后他发现他们传播的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迷信的东西,发现之后,他就疏远了。

迷信和真正的文化之间的差别,对于认知不够的人来说是很难分得清的。有些人会利用别人的信仰,把人拉入迷信的群体,进行某种精神的奴役,得到某种利益,非常可怕。没有智慧的信仰很容易被异化,容易成为群盲,认知比较低的信仰者就是这样的目标对象。

所以,提升认知很重要,要懂得智慧的辨别,看清本质,远离迷信。不管谁,做什么都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凡是违反国家规定的,都是危险的,是要杜绝的。宗教更需要有合法性,这是很重要的,需要一种规范和约束。没有这个,人心就乱了。你可以看那些某种宣扬着什么的人,别相信他说什么。真实目的是什么,就看行为,看做什么,到底是危害社会,还是利益社会。有智慧的人,对此会有着清醒的认知和辨别。既不会一棒子打死,也不会被表象欺骗。

为什么说会因为贪恋他人某种关怀而受骗呢?因为有欲望的陷阱,因为人的贪欲。他们熟悉人性的特点,分析、掌握祂的信息。他们可能学识渊博,可能表现出关怀,但他们的目的是要让人一步一步的加入他们的圈子,这种不纯的目的,让他们所有的行为,都带着欺骗性。对你好,也是为了让你一步步着了他的道,然后干一些对这个社会的精神风气有所荼毒的事情。这是让人很不舒服的行为。最后那个朋友发现后,就疏远了。这样的群体,很会利用人的贪心,也利用人对某种标签的信任。

因为世界上有打着宗教的旗号的骗人的人,如果人们没有一定的认知,就很难辨别区分。因此,很多人很反感宗教。宗教本来的初心是很好的,但是一旦有一部分人打着这个标签烙印做着不堪的事,这种纯粹的精神在人们心中就被污染了,宗教就异化了。

文化要去除宗教标签,只保留其精神内核,没有标签的文化,才有真正的普世价值,才能真正让更多人受益。比如,文学作品中可以承载着启迪人心的智慧,没有任何标签。教徒是受困于某个群体的人。

我们所信仰的中国儒释道文化,并不拒绝吸收西方文化及其他优秀文化的营养,这种文化不排他,它是包容的。追求和而不同、和谐之道、中庸之道,没有强悍、暴力的属性,不要征服、占有。泱泱大国,海纳百川,礼乐文明的国度,人们向往君子。

所以,我们要“脚踏中华大地,不要宗教标签。”同时,也要去学习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汲取西方哲学的营养,把这作为沟通的切入点。也丰富并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融入博大的文化海洋。

在每个时代,中国文化中,爱是不变的旋律,人们培养着慈悲心,实践着济贫扶弱的大爱精神,用点点热发光,这种温度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人。

中国文化的温度,有着有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有对济世利民踏实践行的实干精神,秉持着大同社会的共同理想,优秀的东方哲学利益着子孙后代,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还有每一代的圣贤们,他们承载着博大的、包容的、有益于人类和谐共存的文化,谱写着和谐的旋律,这是当今世界和历史长河中不可忽略的存在。

中国人身上的包容、博大的精神,是一代代先贤哲人的信仰传承,老百姓可能日用而不自知,无形中都会受其滋养。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能让我们活的很好,真正的利益着子孙后代。

儒家的参赞化育,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终极超越,入世与出世兼备,君子、贤人、圣者,代表了正气、忠义精神、奉献精神、医者仁心……每一种精神,都有中国文化的内涵。

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追求,包容不同,厚德载物。平和地待人处事,不偏激、不极端,因为中国人崇尚中庸,最懂“和”:和谐、平和、和平,和合,和气,和而不同,和光同尘,和睦相处,和风细雨……

在世界大同的理想中,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尽自己的本分而活,做好一个水分子,就拥有了大海的气息。我们对世界并没有多余的期待,但是世界需要我们,因为我们所传承的文化是这个世界的需要。

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其他人的文化信仰,世界需要中国文化的滋养,我们只需要去提供我们能提供的滋养。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进步,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傲慢自大,谦虚是很好的品质,有助于我们持续地成长、进步。坚守我们的文化的根本,有余力就去熟悉不同文化之间如何沟通的话语体系,实现有效的沟通。不和平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沟通的问题。

文化的温度,就是爱与智慧。爱与智慧是不变的温度。

相关文章

  • 寻求文化温度

    前几天,看了一档文教综艺节目,叫《国家宝藏》。它采用前世今生的讲述方式,通过表演基于史实的故事,让文物生动的展现其...

  • 有温度的公司文化

    听了宁向东的仆人领导力,想起曾经任职的公司,要说公司文化,还有温度。多年来,唯一记忆犹新的是长松咨询,虽然仅仅短短...

  • 有温度的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幸福指数的标签,也是社会全民素质的体现。 家庭文化,决定了家里的温度。有温度的家,家庭文化氛围...

  • 申远文化整装,点亮美好生活

    文化筑家,整装定制 做有温度、有情怀的装修 自2018年起,申远提出“文化整装”概念,以“文化筑家 整装定制”全面...

  • 2018-04-15拍摄于北京大兴地铁文化园桃花照片

    照片拍摄于地铁文化园内,正直春季,花开的很好,温度很合适!

  • 做一种有温度的文化

    一年级入学3个月已有,临近感恩节,学校要求更换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文化。对于一年级的娃儿?他们能做啥文化?所以...

  • 逸·发布 | 2019上海国际设计周(陕西站)启动礼暨第六空间国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是怎样的?有人说,幸福感,是一座城市温度的来源;有人说,文化底蕴,才能带给城市温度;也有人说,一座...

  • 黄力副教授:拙诚是湖南人的根

    这个冬天,来点不一样的文化温度。11月8号晚上7点30分,拙诚学堂中心馆迎来首场文化沙龙。新锐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拙...

  • 行走历史巩义行记之黄冶唐三彩遗址

    用脚步丈量历史的深度,用双手触摸历史的温度,让我们携手去感受文化的深厚,发现历史,传播优秀文化。行走历史巩义行:感...

  • 专题投稿须知

    专题收稿范围 【中华民俗文化】:介绍有温度、有特色的中华民俗文化。涵咏性灵,颐养人文,增进了解,便利沟通。内容包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的温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u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