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生儿
我们不应该对新生儿怀着怜悯同情的态度,而应怀有面对造物神奇的敬畏之心,这个灵性生命不是我们有限的感知所能理解的。
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如果可能有下一次,我会这样看待新生儿。今天抱了一个才一个月的婴儿,跟他说话唱歌他都没有回应,看完这个之后我觉得,我应该转变观念,他有我不能理解的灵性。
第9章 天赋本能
大自然显然是非常用心地关注着动物的成长,当动物母亲努力唤醒后代的天赋潜能时,表明它所关注的是超越身体需要的某些东西。
《人类简史》里提到,只有人类的新生儿是需要这样较长时间的照料的,其他哺乳动物出生后更快能自理。我想,这应该也是大自然最好的安排。
第10章 心灵的胚胎
如果我们理解了通过教育实现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比促进他的智力发展更重要,我们就会像今天人们所说的那样,真诚地认为,儿童的教育应该从出生开始。
人类个性的形成就是一项“灵性实体化”的秘密工作。儿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我们知道他拥有最丰富的潜能,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必须在自身意愿的帮助下实现“灵性实体化”。
这感觉很神秘,但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多时候就不至于那么焦虑了,他会在自身意愿下实现灵性实体化,展露出他的灵性。庆幸我们很早就有教育的意识。
第11章 儿童心理发展
敏感期:它是一种暂时的个性倾向,仅限于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特征,一旦获得了这种品质或特征,这个敏感期就消失了。
因此成长并非取决于某种模糊的遗传先决条件,而是取决于周期性或暂时性的天赋本能所做的精心引导。这些本能通过为某个特定的活动提供冲动刺激来给予引导,这种活动可能与该物种成年动物的活动有明显区别。 但是如果儿童无法根据敏感期的内心指令做事,那么,一个自然的征服世界的机会就丧失了,而且是永远地丧失了
4个月大的婴儿,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正在说话的成年人的嘴巴,通过婴儿自己嘴唇的动作,特别是他的脑袋一动不动的神态,这个孩子表现出他被那个说话人的声音吸引住了
要想帮助儿童不需要依赖煞费苦心的观察或是异想天开的解释,只须拥有帮助孩子的愿望和丰富的基本常识即可。
我宝那会儿就是,特别喜欢看人说话,越是滔滔不绝的,他看的越开心。我们有帮助孩子的意愿,也在学习育儿知识,我们加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会需要我们放下成人的想法,理解和接纳他的反应。
第12章 秩序敏感期
他所感知到的无序就会成为他发展中的一个障碍,这也是他做出反常行为的原因。
儿童对找东西不感兴趣,而是对东西各归其位感兴趣。
儿童具有双重秩序感:其一来自外部,是他与环境的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的感知,其二来自内部,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敏感性可以称为“内部定向”
这部分又给我一个认识,要维护孩子的秩序感。秩序是一种生活需要,它会让人满意,产生实实在在的快乐。我想,有了这个快乐的基础,他可以进行更好的创新创作,他可以自由的想象。反观我自己,生活总是乱七八糟,要改变其实很难,但为了孩子,给他一个有序的环境吧!
生命的某个阶段,他们的快乐就来自于发现东西待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