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是作文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感觉无事可写。即使写出来了,文章的内容也往往是老生常谈。
例如,写老师:就是带病批改作业或我摔了老师送我去医院
写妈妈:就是半夜里,妈妈顶着风雪背我去医院。
写同学:就是拾到巨款交还失主或扶老奶奶过马路。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孩子们经历的太少了,每天家、学校、补课班、特长班......这几点一线之间陀螺一样地忙碌着,书本上的知识确实学了不少,可是生活中的经历却少得可怜。
在生活乐趣中提取写作素材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参加学样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午吃饭的时候,有煮好的鸡蛋,别的同学都拿了一个,只有他没拿,老师就问他:你怎么不拿鸡蛋啊?他回答说:“这儿的鸡蛋太硬,没法吃,我们家的鸡蛋都是软的。”原来他长这么大,每次吃的鸡蛋都是妈妈给剥好皮后拿给他吃的,所以看到带皮的鸡蛋他才会觉得不能吃。看到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很痛心,我们家长看似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时却恰恰剥夺了孩子最原始的感知能力。
在生活乐趣中提取写作素材
趴在地上看蚂义搬家、捏软包装袋子上的小泡泡、爬到树上撸榆树钱吃、对着蒲公英的种子用力地吹上一口气儿、三五个人围在一起踢键子、扔沙包、跳绳.....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乐趣,玩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一次跟孩子们分享刘绍棠的文章《榆钱饭》, 孩子们居然不知道榆钱是啥?看着孩子们茫然的眼神,我用了好多的图片去向孩子们解释,用尽能想到的所有词汇去描绘榆树钱的味道,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在孩子眼里,图片里的榆钱,毫无生气。
在生活乐趣中提取写作素材
第二天,我冒着破坏绿化的风险,为孩子们在榆树上折下了一个结满榆树钱的不大的枝杈。当孩子们用手摸着榆树钱,把它放在嘴细细品味的时候,眼神里溢满着兴奋。对榆树钱的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孩子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感知。
在生活乐趣中提取写作素材有了这样一次经历,孩子们写出的文章,虽然不能说多么完美,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给人一种满满的真实感。
在生活乐趣中提取写作素材所以,让孩子在生活的乐趣和感知中去提取写作素材,远比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凭空去想象,要来得真实,也更形象,孩子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