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写作遇到瓶颈了:
007的写作,我已经连续一个月拖到交作业的那天才开始写了。
写作准备期七天,前六天我心里都一直在想,我要写什么。直到已经没有思考的时间,我才能憋出一个话题来写。
于是,为了很好地在007待下来,写作成了救火,变成了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写作思考的时间短,质量可想而知。
正所谓困则思变!
我再次想起了章老大说过,在007里的写作要当做一本书来写。 细想想,一年56周,56篇文章,差不多就是一本书的量。如果每年写一本书,不断迭代,七年后初版书籍完全不是梦啊!想想我就很激动。
按写书的要求来写做,除了真的能让出书成为可能性外,还有很多的优点。
写作成了一个系统
平时我们写作,常是有感而发。听到、看到、想到让自己有感触的观点和想法,组织成一篇文章。
这样写作写的内容很散,写的文章之间没什么联系。
而以一本书的目标来写,文章之间都在系统框架里。这能让写作内容成为一个系统。增强思考问题的系统和深入。
让写作从思考写什么到集中精力考虑怎么写,这将让写作完成一个飞跃。
现在我写作的准备时间里,80%的时间都在准备想写什么,一旦想到要写什么,心里就像获得了解放一样,只剩最后一点点时间在想怎么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想“写什么”是很大的浪费。
而一旦切换成写书的转态,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写一本书最重要的是框架结构,把框架结构定好了,就等着往里面填东西。
每一个星期,我的写作的目标成了找资料、打磨观点、组织逻辑与结构,把一篇文章写好。
这样,写文章从写周记、随想模式变成了写命题作文,少了一些自由,多了一些目标,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打磨和锻炼。
当初在参加行动营期间每天一篇晨读感悟(针对一篇文章写感悟),其实也是形式比较自由的命题作文。现在回想那段时间,奠定了自己坚持写作的决心,也是进步最大的一段时间了。
很多时候,有些限制,才会有更大的自由。
写作能走得更远
随意的写作没有明确方向,说不定某段时间因为忙、因为没有思路,就把写作给放弃了。
写作当成一本书来写,就给写作定了规划,定了目标。有目标的行动总是比自由散漫的行动更容易坚持,因为你能看到方向,能感受得到终点。
既然按写书的要求来写作有那么多优势,接下来就是实施的问题了。
写书首先要明确写什么。嘿嘿,写作都逃脱不了这一点。
我对于这本书,名字还没有想好。但是方向是围绕着自己和家庭进行写作,可以分为这几个板块: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隔代关系、自我成长。
亲密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石,就从这个板块开始着手吧。
下周是七夕,最浪漫的节日。就从亲密关系里的爱情开始讲起吧!亲密关系能说的话题有很多,我需要花个时间慢慢想,逐步把这个框架完善。
切换过程循序渐近
切换到系统写作模式,过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某周碰到自己很想写的话题,可适度调整,那周写这个话题,但主体还是以系统写作模式为主。
毕竟,写作方式的调整都是为了更高质量地持续写。
下周起,系统的写作模式正式开启,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