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皖南云雾缭绕,秋雨阵阵,一场秋雨一场寒,只需一夜,树上的桂花便全被“冻”开了。
城里弥漫着桂花香的时候,我们就会顺着舌尖上的茶意念起与山悟趣老朋友——祁门历口制茶人汪海峰。。
于是趁着秋意,放出这部我们春天时拍的短片,讲述了祁门·历口小镇制茶人汪海峰和其合伙人的制茶故事。
遇见历口丨对于祁红,真正的喜爱是克制_腾讯视频
//克制的制茶人
从初相识到进一步接触,海峰老师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克制的。他不属于印象流里偏居一隅的做茶老师傅,也不类同于赚吆喝的买卖人。为人喜静,话不多,除了喜欢研究茶叶之外,还爱看书,爱写文字。他给自己的介绍只有聊聊几个字,“种茶、制茶、卖茶、学茶。”而他的大成茂品号所推崇的更是只有一句——平常日子喝好茶。
“当本土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把对家乡的感情带入了,更能做出令他人和自己满意的茶叶。”
在一帮志趣相投的友人里,有精于把控生产环节的文师傅,有熟悉各处高山茶园寻觅好鲜叶的小虎哥,还有痴迷于茶的邻村谢村长,他们因茶聚在了一起,茶叶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谋生,更是兴趣爱好,闲来无事,品茶而论,以茶会友广交八方友人,也颇有雅趣。
//饮茶,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茶叶是很难像其他产品一样划出一条精准标准线,然后大笔一挥“这款茶叶出色”。品茶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因为茶叶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而观感也是因人而异。我们数次选择与海峰老师,在于他家的茶让我们觉得是融入制茶人自己的理解的“单品”,并不是一味去迎合大众市场喜好的产品。
迎合,是在共识基础上小范围内的讨好,这一点,我们不谋而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