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革派,至今的影响犹在

改革派,至今的影响犹在

作者: 东皇泰壹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20:10 被阅读10次

    对于这个人物,历史课本的评价是有偏颇的,看待历史任务应站在历史角度,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点带面,要客观审慎的看,要有区分的看。

    李鸿章,早年入湘军幕僚,后组建淮军,镇压天国,平定捻军,主导洋务运动,成为晚晴重臣,人生的败笔是代替晚晴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自此人生毁誉参半。

    但是就这样的人生经历,自古能有几人? 聊人物,学历史,不是为了评判功过,此等人物也并非我等所能评判。

    看古人,无非是学经验,学心性,虽不能达到此等高度,也希望对自身以后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李鸿章晚年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成大事者必有远大的报复”,这是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作为心灵鸡汤,不知喝了多少碗。

    但是有远大的志向,才能有“野心”去实现,这位晚晴重臣也不例外,早年以诗言志,豪言“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才有个上述名句,以抒发胸怀,为世所传诵。

    “入曾国藩幕府青出于蓝胜蓝”

    在以后的岁月里,李鸿章经过一列的事件以及曾国藩的不断提携和帮助,在用人、用兵等方面逐渐胜过其恩师。

    李鸿章早年团练的经验,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后入曾国藩幕府后,曾也深知,李自恃才高气盛,锋芒毕露,真要独当一面,还需再经一番磨砺。于是,他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将其与胡林翼、李续宜等方面大员同等看待;当时,湘军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辩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国藩经常有意无意让他们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以挫其锐气。至于曾氏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曾国藩生性“懦缓”,而李的作风则明快果断;曾国藩每有大计常犹豫再三,往往得李在旁数言而决。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李鸿章由于有团练经历,随组建淮军,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乘船入沪,在上海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人事上,他罢免了以杨坊为代表的一批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改为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同时建立了不同于湘军幕府,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并在以后的一列事件中逐步显现了外交等方面的能力。

    “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

    李在平定了太平军和捻军后,在历史大事和国内外局势方面,视野更加开阔,深刻的意识到了来自西方的威胁。

    同治元年,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经反复激战,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同治二年,七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太平军八降王率部屯居半城,不愿剃发解除武装,而是索要官衔及编制。为此,李鸿章诱杀了八降将,并遣散余众,苏州杀降就李鸿章来说,消除了“变生肘腋”的隐患,其书信中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赞赏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

    同治四年,清廷即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历时一年半,曾国藩督师无功,清廷改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接办剿捻事务,令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本任。李鸿章倾全力对付东捻军,以“扼地兜剿”的战法,即力图将捻军“蹙之于山深水复之处,弃地以诱其入,然后各省之军合力,三四面围困之”。最终捻军大败。

    在裁军方面,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国藩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李鸿章则认为:“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他并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显然比曾氏高处一筹。

    “练兵以制器为先必先富而后能强”

    认清局势后,明白打仗需利器,强国必先富,只有国富能在抵御外来的威胁,随机说服清廷开展官督商办模式,组建招商局,至今存在。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 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建材官督商办,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

    在《走向共和》中,王冰对于李鸿章的演绎,演出了李的老练、大气、沉稳、胸怀。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讲,做事情,要认清形势,不断的开拓视野,只有在更高层次的时候,才能领会不一样的风景,收获精彩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革派,至今的影响犹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a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