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那天,好友H突然打电话给我,电话里的她泣不成声,原来她去相亲了。
22岁,即将毕业,但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在毕业时一手领个毕业证,一手领个结婚证,双证齐全。
在农村有个普遍现象,25、26岁没嫁出去就意味着你可能是个没人要的老姑娘。如果你读了大学还赚不到钱,就会被讽刺浪费家里钱,还不如打工的某某。如果是女孩子的话还会被劝不用赚那么多钱那么辛苦,找份简单的工作嫁个好人家就好了。
这就怪不得H要被逼相亲。
同时,父母为我们找相亲对象时,会选择那些有房有车的,如果有厂或者店铺那就更好了,至于学识、人生观、颜值这些我们年轻人比较注重的都不如摆在眼前看得见的钱重要。(如果父母一定要安排相亲对象,不妨跟父母说一下自己的要求,以免见面尴尬。)
我们每一次表达自己不喜欢相亲对象时,在父母看来就是无理取闹,毕竟父母张罗搜集了整个村甚至隔壁村有房有车有厂,下半辈子不用愁的对象。
而一毕业就结婚,我个人是完全不赞同的。第一个,浪费才华。很多人结婚以后会回家乡,找一份朝九晚五工资过得去的工作,日子一眼望到头。第二个,失去原有的朋友圈。当大家讨论工作时,你只能跟邻居大妈聊聊菜怎么煮好吃,孩子该怎么教育等。
毕业就结婚是一种传统的穷人思维。父母缴钱让我们读书,是在投资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赚大钱。大家都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命运是需要时间来改变的。
既然已经投资我们读了那么久的书,当我们准备赚钱时,父母却安排一条捷径说你按照我们安排嫁给对方,你就可以躺着吃鸡。可不是自己动手吃到的鸡是没有灵魂的,而且队友要是某天不愿意带我们了,要怎么办,毕竟结婚以后我们只会躺着吃鸡?
父母给我们选择的这条捷径,是一个看得见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而如果选择走自己的路,我们就是一只待评估的股票,高收益也高风险,我们可能会升值,也可能跌得连内裤都穿不起。(这时候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会贬值的股票,那果断听父母话去选择那份稳定资产,不相信自己的人是不会有太大作为。)
最最重要的是在父母眼里结婚了就一定要生小孩,结婚后最多两年,父母就开始念叨想抱孙子了。
临近毕业,我们可以尝试跟父母讨论一下婚姻的事情,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准备。还是有很多父母觉得读书不适合谈恋爱,但又希望子女一工作就有对象,然后结婚。子女没有对象,又开始焦虑。
我们跟父母讨论的意义在于规划人生婚姻,避免催婚和猝不及防的相亲。还有攥老婆本哦,毕竟如果遇到喜欢的人,打碎了人家玻璃杯,买不起就很尴尬了哈~
希望,2019年,我们凭实力脱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