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瞬间消逝,再次深深体会时间的飞驰令人措手不及。清晨,烧早饭,洗衣买菜,打扫卫生,准备午餐……时间不知不觉从手边悄悄滑落。
生命已爬到顶峰,上坡时不觉得时间的飞速,下坡的时间呈现加速度,令人几乎无瑕顾及周围的风景,好像马上就到坡底。仔细想想,时间就是生命的存在,时间的流逝过滤下什么?似乎每天为了吃饱穿暖,为活着而活着。
看着绿化带的花草树木,他们随着季节的更换,发芽,开花,结实,落叶预示着生命的轮回,年复一年,几乎没有变化。万物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发挥自己的本能生长。人类呢?其实也与植物一样,在固定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如机器运转,被动地机械地走过白天黑夜,走过春夏秋冬,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如流水过去。难怪自古以来无数人发出过“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可是,人是万物之灵,多少思想包含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例如,在电梯门口、候车亭、银行排队时,你的脑海里有什么?一片空白?只是专注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滴答滴答? 干活时,只顾按部就班条件反射似的将一项一项任务完成。思想在哪里?有没有时间思考?思想被繁忙的琐事挤压出去,大脑被无尽的烦恼霸占,人类生命的存在与动植物何异?
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流,没有思想的流水正被沙漠一点点侵蚀;没有支流的纳入,流域渐渐收缩,一湾停滞的河流如同一口枯井,形在而无活力。
生命依托什么存在才充满活力?充满丰富的思想,有着人生的趣味。
学生时代,思想很干枯,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深刻的感受。记忆深处,只有童年时代过年时盼望吃到肉的本能欣喜,农忙时打麦子到深夜的自然困倦,听到大人吵架时不由的恐惧。在简单的头脑中,没有痛苦没有担忧,没有抱怨没有憎恨,只是逆来顺受,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回想过去,不禁慨叹自己的天真,庆幸自己的简单,不然如果多愁善感的人遇到各种灾难,该如何越过一个接一个坎。
一切苦难好像都是自然的,如刮风下雨一样寻常,而学生时代最心烦的是作文,即使冥思苦想到半夜,在平凡的日子中掘地千尺也无从下笔。现在仔细回想,早期的生命其实蕴含了很多值得写作的素材,春天施肥,夏天拔稗,秋天割稻,冬天滑冰。
一幅幅画面在眼前闪现: 帮生产队干活后分到炒蚕豆的开心,棉花地里摘了一篮又一篮咧开了嘴的棉桃的疲惫,大雨后在收获过的豆田捉拿躲在泥土里的黄豆的执着,扑通摔倒在水沟里挣扎着的惶恐,在金黄的麦田里找到一块空地看书的忘我,背着父母到猪舍吐出苦不堪言的药汤后的释然,面对一大锅既不像饭又不像粥的稀饭时的无可奈何,父亲从横港挑货回家后拿出汗迹斑斑乱成一团的纸票时的喜悦,双手抱住脑袋抵挡住母亲劈头盖脸的狂揍,冰雪融化后的上学路上伸到麦田中央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串串脚印;在学校河边将膝盖以下的裤脚洗干净后再奔跑到教室,竹林里抓住两三根竹子就能翻跟斗,将小小的沙袋方形的麻将牌等玩具当宝贝似的藏在棉被下,与小伙伴们在晒场上欢快地跳格子……三十多年前的过往历历在目,懵懂的人儿没有烦恼,没有自卑,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对周围的一切没有感觉, 如狂风中挣扎在沙漠里的一株柔弱的小草,只知逆来顺受,自生自长。
这些早期丰富的生活片段往往会给人一辈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当时总觉得生活平淡如水,因为没有能力细心体会,无法用优美的文字将之描述提炼出来。后知后觉的人,好像一粒坚硬的种子,没有书籍这个土壤的孕育,没有良师雨水的滋润,好久好久都未经开化。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生活大浪的冲击,如铁锤陡然重重撬开了厚厚的硬壳,让深藏的思想开始吐出嫩芽渐渐抽叶开花。
过去的岁月没有随风而逝,连续的重击终于让沉睡的心灵领悟到生命的觉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