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一梵
最近,李笑来老师在知乎Live上做了一场直播分享,关于他这些年的读书经验,四万多人一起聆听。
知道李笑来,源于《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正是这本书,让我对认知与成长有了一些思考。最近,【得到】上他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对我个人的认知更新依然很大。
在直播分享中,李笑来老师通过读书路径和境界更新、阅读的目的、升级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等方面做的分享。
1.读书路径和境界更新
李笑来将自己的读书路径分为五个阶段,从饥不择食,到精挑细选,再到多方涉猎,这是从泛到精再到泛。另一个维度的说法,就是从全部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部分也多想想。
实际上,这是一个认知不断更新,视野更加开阔的路径。从他的读书路径上,我想到了这些年我的投资理财之路,有波折也有成长。
2014年,我在豆瓣上接触到水湄物语,之后,就开始了投资理财之路的跋涉。
对财商的培养,往往最先来源于书籍的熏陶。我在各种社区搜集理财经验帖与书单,而且买了不少投资理财的书籍,其中不乏高深的经典之作。
不得不承认,《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等入门书确实让我受益良多,让我对现金流、资产、负债等有基本认识。
但是,我在这个阶段陷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的书单与理财经验分享帖,不但没能
顺利帮助我提高财商,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我,让我走了不少弯路。
那时,不少书单大多推荐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的著作。对于我来说,这些书籍固然经典,但与我的认知体系不匹配。对那个阶段我来说,这些经典著作价值并不大,不但不能提高我的财商,还打击了我学习投资理财的积极性。
直接的结果,就是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后来,我逐渐从自身固有的知识层面入手,找到了适合自己投资理财学习的节奏。走得虽然慢了一些,但是比较扎实。
现在,我在写投资理财文章的时候,有不少人来询问我理财书单。说实话,我不是反对推荐书单,而是反对一味的迷信书单。对方的经验履历,以及知识结构我并不知晓,即使推荐书单,我想这种书单的推荐价值量也不大。
在直播过程中,李笑来老师也谈到了书单的问题,他认为向别人索要书单是一种自我挑书能力退化的表现,等于放弃选择而被动接受。
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各种各样的书单与经验帖满天飞。对于各种书单与经验帖,就像是戴在别人手上的手套,戴在自己手上未必合适。
因此,应该秉持着一分为二的态度,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与评估,然后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
2.真正有效的读书只有精读
一般而言,读书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消遣性读书,比如读武侠言情;二为专业读书,为了深入研究某个领域;两种维度的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前者可以走马观花,姿势多样,但是专业能力的提升则必须依赖于深度阅读。对于任何一个想成为专业的人来说,深入研究与精读是绕不开的道路。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只要在某个领域投入超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能够达成专家水平,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理论。
换句话说,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在李笑来老师看来,真正的读书只有精读,不仅要只字不差地读,还要反复地阅读,直到把书中传递的信息深刻地印在脑子里,并实践在生活中。
他认为只有精读,才能更加深刻理解自己的知识,才能避免思维出现大的跳跃。
之前,我读书相对走马观花,而且不求甚解,看过很多很多书,但结果是,并没有内化为知识,直到我遇见《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就根据书中的方式,开始有意识在投资理财方面注意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从最基础的理财概念,到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一点一点的学习理解,而且不少书经常读三遍以上。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上的时候,我开始有了问题导向,注重通过阅读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比如,基金的概念、基金的分拆、基金的策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策略?之前我也是犹如天书一般看待这些问题,可是等我一遍又一遍的精读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些东西越读越轻松。
对某些问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某一瞬间突然开悟了。我想这就是精读的结果,内化的结果吧。
最近,在重读一些经典的财经、历史书籍,每次读都会有一种新的想法与认识,而且不断更新着我对事物的认知,这不就是阅读操作系统的升级吗?
李笑来老师的分享,无论是关于这次的读书经验,还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在我成长的路上指引着我,让我的认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看到更多的新东西,我想这就是成长吧。
知识变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呢,你知道答案了吗?
(注:题目来自李笑来老师分享题目,哇咔咔)
Hi,我是一梵,来了就留个喜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