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八(15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书本就是老师,读者就是学生。先做题,再看书。带着错题,来看书。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看书时,要主动,要让脑筋动起来;不要被动接受,脑子里全部是书本上的,没有自己的想法。
身体不动,身体就得不到锻炼;脑子不动,就得不到知识。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钱穆译】先生说:“不心愤求通,我不启示他。不口悱难达,我不开导他。举示以一隅,不把其余三隅自反自证,我不会再教他。”
【杨伯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傅佩荣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愤,心里想懂而懂不了的心情。悱,嘴里想说而说不出的神情。隅,角落。复,再。
三个译文在复字上产生了分歧,钱先生和杨先生解释是不复教,傅教授说是不再多说。到底哪个更准确一些?
愤和绯是什么状态?是讲人在竭力想懂而懂不了和竭力想说而说不了的情形,都是讲人主观上有想懂和想说的愿望,是一种好学向上的态度。这个时候给予启发和开导,势必让人更好接受和更深理解。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就是现在常说的成语,举一反三。遇到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触类旁通,不善于学习的人,孔子说他不再多说什么了。从通篇看,前面说启发和开导,后面是不多说,这样是不是更合理一些。况且孔子说“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7》),如果解释成不复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了?况且有的人天资聪颖,有的人天生愚鲁,孔子当然不会因为天资的原因而放弃教导学生的。
实际上后一句应该是前一句的补充,前面说学生愤和绯,是说学生已经充分独立思考过了,他们不能举一反三是没得到老师的点拨和开导。如果老师经过启发和开导,这个学生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的话,孔子真的没话讲了。这是孔子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到今天仍具指导意义。老师讲授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不进行独立思考,即使老师再怎样的开导和启发,效果也不会好。老师希望学生能愤和绯,他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启和发。不能举一反三,就是未能很好地思考问题,对这样的人只有待他们愤和绯的时候再去启和发,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观学生,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实在不能明白了,再去请教老师。平时要注意开动脑筋,多联想,多做练习,锻炼自己的思维,逐步培养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老师和学生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效果会更好。
写《论语》的学习心得就是锻炼举一反三能力的方法之一。
复旦的一位教授有一次参观北京市的一所公立高中时,走进一间高三的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一个实心的小圆。他问学生:“这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都说那是一个点,其他的学生则说是一个句号。而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教室里又重复一次这个实验时,结果出现了27种不同的答案,从“我爸爸的秃头”到“路灯的眼睛”都有。
在复旦大学,无论是祖师爷辈的老师,还是师爷、师父辈的老师,也无论是刚刚转为老师的师兄师组辈的老师,他(她)们都特别喜欢和鼓动学生“反对”自己的观点。他(她)们经常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同学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学会发出新的材料、新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看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你们也可以不必按老师的观点去答卷,完全可以写上自己的观点,老师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要你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时,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与老师的观点完全相反,也照样可以得高分!”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谈到他的评分标准时,说得更详实:“完全照笔记回答的给八十分以上,答自己想的给九十分以上,而完全照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回答问题的很少有九十分以上的。”历史学系的一位老师也曾说过:“你们按照我讲的内容和观点答卷,等于把我给你的知识又还给了我,这没有多大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