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长认为小孩的某些不正确行为,最直接的教育方法就是“打一顿”,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家长已不再使用身体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仍有很多“狼爸虎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斯巴达式”教育。
然而这样真的对孩子是正确的教育吗?
卷书并不纯粹反对“棍棒教育”,也不纯粹赞同“棍棒教育”。毕竟条件太复杂了,所以不能一概而定。但卷书想提提“棍棒教育”的危害,可以给大家做参考。
卷书认为“棍棒教育”的危害至少有2点:
1
无规则的“棍棒教育”
包括两个情况,家长没有明确“棍棒教育”条例、以及“棍棒教育”量刑不公。
这取决于家长的随性,也就是说,家长“棍棒教育”孩子并不纯粹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或其他情结。
儿童因此面临这样的“棍棒教育”时,既不能明确自己为什么被“棍棒教育”了,也不能明确自己今后怎么做可以避免再次被“棍棒教育”。因为家长比较情绪化,心情好,可以大事化小,心情不好,鸡蛋里也能挑骨头。
2
施罚者的沉迷
一般讲“棍棒教育”时,很少提到“棍棒教育”对于施罚者本人的影响。
事实上,体罚人是很爽的事情,通过暴力发泄自己的情绪都是很爽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施罚者很难停止对儿童的直接体罚。
同样,喋喋不休地贬低人也是很爽的事情,所以过度和不适的体罚就变成了家庭教育中一个麻烦的问题。间接性和中立性的“棍棒教育”虽然也会让施罚者得到权威感的满足,但显然会让施罚者渐渐深陷其中。
有些孩子会说:如果我做错了,我宁愿父母打我一顿,而不是整天唠唠叨叨,这样我心理反而会好受一些。
儿童对体罚的回应,取决于儿童对体罚行为的心理认知,而不是体罚行为本身。当然,这种心理认知必然会受到体罚行为的影响。
虽然这个案例不好。因为这是让儿童在两个不好的损害性结果中选择一个,他宁愿选择体罚而不是贬低性评论。这个案例的另一种可能是,儿童选择接受体罚来消除内疚,承受代价。
那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呢?这里卷书简单的总结了3个步骤:
第1步
注重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并以积极的发放时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大幅度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水平
第2步
积极指导孩子面对负面情绪
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来获得认知,那么不健康的连接方式就会取而代之。只有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悲伤、内疚、嫉妒、尴尬、沮丧等情绪,才能让他们真正的平静下来
共情
孩子只有经常体验到你对他的共情,他才能熟练地将共情运用到人机关系中,才能善于社交。
第3步
树立权威型教育风格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提出用“响应程度”和“要求程度”这两个维度来划分出四种教育风格:
低响应+高要求=独裁型
高响应+低要求=溺爱型
低响应+低要求=忽略型
高响应+高要求=权威型
这种四种教育风格此后进行了一场大型研究,证实了这种教育划分方法的科学性,只需要了解父母的教育风格就能够大致预测出哪类家庭的孩子将来能上大学。
棍棒底下打出的不是孝子,更有可能是无情的, 麻木的,不懂得去爱的,自卑的,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的,一个个表面上正常,实际上内心非常彷徨迷茫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所以不要再问穷养好还是富养好,也不要再问严厉好还是宽容好,教育本身就是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得智慧且理性,每一分钟都能够感受到爱和幸福,每一次眨眼都能看到真实和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