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二百零二):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
在北洋史上,直皖两系军阀堪称是北洋嫡系,扛纛人“冯四哥”和“段芝老”也均是科班出身,不过奉系军阀就比较尴尬,初创团队是标准的草根,而且是不算光彩的绿林出身。然而奉系军阀作为北洋军阀中最坚挺的的一脉,自然也有高光时刻,不管是穷途末路时为北洋兜底,以及退居关外仍觊觎东山再起,最起码也曾风头无匹过一段时间。按理说奉系军阀起家的元老,多是真正走江湖的大老粗,审美观上自然谈不上品味。不过喜欢攀文附雅也是军阀的常见嗜好,在奉系军阀的府邸建筑上,风格与装饰也可以一窥这些武夫,在那片混沌乱世的审美观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448/152b21bc84c90571.jpeg)
从建筑装饰上,奉系军阀虽然在关外偏安一隅,不过在官邸建筑风格的审美上,也是兼具西方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和结合,即“洋风”与“官样”双方交叉与融合的过程和产物,当然这种品味之外,还夹杂着一定的宦海野心的展现。奉系军阀官邸建筑多由日本建筑师设计,在审美上受到了西方新艺术与现代派建筑的影响,使得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因而奉系军阀官邸建筑,既具备西方建筑的风格特征,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包括集中在“商埠地”的十九座,如于学忠官邸;分布在方城周围的七座,如吴俊升官邸;以及处于方城之中的张作霖“大帅府”建筑群。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448/8b4d267eb01531a9.jpeg)
但是,奉系军阀的审美观,少不了道德教化的“梅兰竹菊”,这些在奉系军阀官邸建筑装饰中的反复运用,也是标榜传统文人气节的儒家文化的体现。虽然受到西方石结构建筑文化的影响,但仍可以在奉系军阀官邸建筑中看到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其中“木雕”十分丰富,如孙烈臣的官邸、张作霖大帅府四合院等的雀替、门簪、廊坊等处多有运用。“彩画”在大帅府的四合院、小青楼,杨宇霆官邸、孙烈臣官邸等亦都有运用,这些富丽堂皇的彩画主体线路,属于高等级的宦海苏画。不过混搭风格也有存在,例如杨宇霆官邸在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院落中,用欧式喷泉点缀;“小青楼”室内外的风格,存在鲜明的“西洋”与“传统”风格的区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448/54cf8ce25909a9bd.jpeg)
最终,要说奉系军阀在官邸装饰中的审美观,宦海野心也赋予其中。在古代“龙”是帝王才可以使用的装饰元素,然而张作霖大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大青楼”,墙面却雕刻着两条龙,墙体外立面顶部以石雕“双龙戏珠”取代传统的石刻或彩画等形式,“龙”作为装饰元素,象征地位之高;中间珠子用五片叶子作为背景,做向外发射状,象征极大的影响力。这些耸立的柱子和雕刻精美的柱头装饰,象征着张作霖在北洋时期的东北,俨然不可一世的一方诸侯。不过这份隐藏于府邸建筑的野心,也是张作霖深谙“智深需能忍”的生存之道,由此而生的一种自我陶醉。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近代沈阳奉系官邸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