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多说话,所以也不喜欢社交。按流行的话说就是有点社恐。
社恐的人不适合参加饭局。不仅做不到自如地左右逢源,连要不要喝酒,要不要敬酒,什么时候喝,什么时候敬,心中都要忐忑不安。该怎么接话,该说哪句话合适,更要反复斟酌反复思量。但即便思量很久,到最后施行起来,又不免让自己失望。所以,整个饭局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拘谨放不开的。
可是,有些饭局又不得不去。
于是,就很是佩服那些在饭桌上能拉满气氛,得心应手地调动别人的情绪的人。他们似乎总是不用思考就能说出让人听了面目生风的话来,逗得领导们开心不已,也让坐上的人钦佩有加。也许这就是人们口中的社牛。
但是,社牛好像也有等级之分。昨天晚上的饭局上,就见识到了比以往的社牛更社牛的人。
第一次见面,十分钟不到,他就能把一桌十几个人的名字记得一清二楚,而且叫得相当顺溜。一圈酒喝下来,已经熟得跟几十年的老朋友似的,不仅名字叫得更亲切了,似乎对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也了如指掌了。更重要的是,他可不是对一个人这样,而是对所有人。即便后面有点喝醉的状态了,却依然不会有丝毫弄错,简直就是社牛中的社牛。
更不可思议的是,第一次见面,两个男人就能从开局到结束,一直手拉着手不分开,颇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听那说话的语气也好,内容也罢,或互相调侃,或互相赞赏,没有一丝生分,没有一毫疏离,倾盖如故或许就是形容他们这样的状态的。看那情景,真是太好笑了。
这种开放的状态,灵活的应对能力,辨识人的本领,亲和的人际交往能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你看,社牛在这样的场合,如鱼得水,洒脱自如,掌控着饭局的走向。于是,也顺带着帮助社恐找到了自如舒服的状态:那就是吃吃吃,笑笑笑,当社牛对上自己的时候,偶尔接上一两句小幽默的话,然后,继续看社牛怎样表演就好了。至于敬酒,就交给社牛好了,毕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要不要敬酒,已经不重要了吧!
怪不得总有人说,吃饭需要气氛。确实,一个饭桌上的好的主导者,确实能给人带来许多良好的感受,参加这样的饭局,其实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