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那天,从药王山下来,打听到附近有个古村叫姜女故里,是依托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而修建的民俗休闲之地,导航止这里,停车场的车挺多的,看来游客挺多的,说明景色应该不错。

这里清一色的茅草屋,不规则的石板路,屋前挂着“秦”字号白旗子,寓示秦朝,秦人部落,有远古风貌,独具匠心,有吸睛之处。

屋前长着很高很长的绿草自成风景,草尖的穗子看起来毛绒绒,软乎乎,用手摸感觉是硬硬的,我不认识这种草,也是第一次见到,应是一方水土养一种草吧!

但是觉得这草挺有特色。
这里有很多小吃摊,天气阴阴的,预报的小雨也没下,只是不太暖和,感觉凉凉的,看到有卖搅团的,还是被热乎劲吸引,和女儿尝了一碗,味道还不错,顿时也觉得暖和了。

在城门口竖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更概。应该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妇儒皆知,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在秦朝,当时秦始皇已经完成了统一霸业。忙于修筑万里长城,来加强国防,因此对民间苛捐杂税众多,更是征集了无数民工来服役修筑长城。孟姜女的丈夫因修长城而死,都知道孟姜女哭丈夫哭倒了800里的长城。
来到这里,收获到另一个不一样的版本,就连孟姜女的出生也是一段传奇,是这样描述的,当时有两户人家互为邻居,分别是孟家和姜家,两户都无儿女,日子非常平静。

孟家在院内种下一颗葫芦籽,瓜藤越过墙生长到了姜家,等到瓜熟蒂落,发现葫芦里面是一个女娃,两家人都想要此女娃争吵不休,最后决定一同抚养,并且取名为孟姜女。
数载后,孟姜女长大成人,模样亭亭玉立,已到婚嫁年纪。一日,他发现院内葡萄架下躲着一个人。惊着了她想要呼喊,被那人止住,方知此人名叫范喜良,是一名书生,为了逃避朝廷的劳役才误闯进入。
孟姜女见此书生仪表堂堂心生爱慕,范喜良也对孟姜女一见倾心。孟姜两家也均同意将孟姜女嫁给范喜良。
不料成婚当日,突然间闯入几个官兵,将范喜良捉去了长城服役,孟姜女成天坐在村里最高的城楼上哭(现而今的望夫楼也叫旺夫楼)。日夜期盼丈夫归来。
等了一年也未见丈夫归来,无奈放心不下,决定亲赴长城寻找夫君,一路风雨交加,长途跋涉,终于走到了修建长城之处。孟姜女听闻范喜良死讯,觉得整个世界崩塌,顿时痛哭。日日哭,夜夜哭,哭的天昏地暗,日夜无光,似乎都把天地感动了,随之他哭到那里,那一段长城便坍塌,足足坍塌了八百余里。

里边的屋前隔一段就有一个秦人士兵守着。有秦人特色的马拉车。

各色摊位众多,小吃摊,茶馆都有,但是营业的寥寥无几,可能是秋收时节,店主们都在忙着家里的收成。

这里的百姓出售自家种的农产品的挺多的,花椒,小米,茄子,南瓜,问了下,价格挺实惠,我买了点花椒,如果通过这个古村落的建设能够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助推消费扶贫,拉动此地经济也是很不错的。
里边的建筑修的挺有古代特色,有抛绣球的传说,有招亲的城楼,游人可以身临其境玩一下抛绣球游戏。


可以回味过去民俗,了解历史上很多习俗。
从古村出来时看到这里的停车场挺大的,我们停在了下边,村子上边还有一大片停车场,政府的规划应该是宏伟的,必竟正在建设之中,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其实无论景点大小,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孩子们一路上的欢歌笑语,沿途的所见所闻,看到公路上爱美的,爱生活的采花的小姑娘,路旁的紫色的,兰色的,黄色的羊尾巴花,不要看它少,只要心情好,你也会吟诵出一片兰,一片黄,一片紫,那便成花的海洋的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