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校举办了一个演讲比赛,主题叫做“我的教育故事”。看到这个主题,我直接放弃没报名参加。好些同事好奇的问我“你怎么没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呢?”被他们这么一问,我反思自己:我应该要参加吗?我有我的故事吗?回望这15年,我作为一名老师,我做了些什么呢?我所做的这些值得分享吗?想想,想想。。。。我是个平凡人,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我也是有故事的人。
想想,在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件故事就是,我爱学习,我的故事就是不断的学习然后实践,然后反思。。。。。
在我的教学中,我不断学习。2007年,我一名非师专业的老师,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我走上了讲台。个比学生小,我害怕,我胆怯。我被学生气哭几次,被同事嘲笑粉笔字太丑,被县进修学校科头骂哭过。。。。但我没有就此气馁。同学们放学了,我留在教室里练粉笔字,我认真研读教材,我站在讲台试讲课,学习教育心理学走进学生。我进步了,我的粉笔字不再那么丑,我的教学不再那么枯燥,我和蔼可亲。。。学生跟我走得很近,甚至都不舍得让我生气。我深知,这些远远不够,学生需要学习,我们老师也一样。为了让自己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我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学习共同体”“合学教育”“微课制作”等等,寻求最适合我学生的教学方式并不断实践+反思。除此,我还不断接触,学习新的课程:花样跳绳--自己强身健体,带动学生舞起来;梦想课--学习+实践+反思。我成了一名三星老师,走出长汀,走向全国,给其他老师上课;综合实践课--摸着石头过河,看书+听讲座+实践+交流,我成了一名市里综合实践课教研团队成员之一。
我的班主任生涯:从教15年,基本不变的教九年级化学,这种特殊,让我当班主任的机会只有两年。
2014年暑假接到学校通知,让我接班。我真的不知所措,不懂自己该如何做,不懂该请教谁。。。。在这种情况下,我看到了一本《教室里的55个班规》这本书,我认真阅读,取其有效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来。我的宗旨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书育人,先学会做人再谈学习。所以我带的两年班主任我都是追求以“感恩”为主线的教育。当然,在这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好生彼此之间有好感等,我都会虚心的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走访家长,了解学生情况。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带的两个班,15届那个班中考成绩还不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他们大四了,每逢年过节都会给我来祝福短信,放假回来都会邀我出去坐坐,聊聊天。19届这个班,比较特殊,一个初一是同一个班,初二拆到各班,初三又合在一起加上外校转入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个班由刚开始大家都不想在新班级都想回到各自初二班级到后面拧成一股绳,有了极大的改变。而对于这个班级,我使出洪荒之力,除了之前所学内容,我又开始学起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用上了“和善与坚定”的态度解决一个个问题。正因这个能力,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尊重,包括那个从外校转入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后面他还一直要认我做干妈)。现在三年过去了,这届学生高三了,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种种困难都会来找我,有学生跟家长说“我特别佩服泉姐,她遇事能想办法解决问题,真正把教书当教育,我以后要成为她那样的人。。。。”特别感谢学生给我如此高的评价。我只是一名平凡的人,来自平凡的家庭,做着平凡的事,我没有太大能力,但我自知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我在不断的学习中。
最后,引用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做结尾“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我就是那个不自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