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墨
又是一个美好的共度读夜,我和一墨读书会的孩子、家长相约微信群。
今晚我们继续阅读《养家之人》,交流的话题是——变叙述为对话。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5页,看这段话:
于是,帕瓦娜说了一个价钱。那位客人摇了摇头,也对她说了一个更低的数字。帕瓦娜指着衣服上精细的绣工,然后说了一个比第一个价格稍低一点的数字。那个客户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有走开。就这样,两个人你来我往,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终于成交了。
这段话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做了什么事?
我们都跟着父母购过物,也见识过讨价还价。讨价还价,当然离不开人物的对话。我们试一试,写出帕瓦娜和客人讨价还价,最终成交的过程。
小提示:
阿富汗的货币是阿富汗尼,100阿富汗尼可兑换8.975人民币,为了方便,我们大概计算一下,100阿富汗尼=10人民币。
在回家吃午饭之前,她只多了一个客人,那人在她毯子前面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才停下脚步。
“那个要多少钱?”他指着帕瓦娜那套漂亮的纱丽卡米兹问道。
妈妈并没有告诉帕瓦娜该如何开价,她只好努力回忆妈妈以前上街买东西时,都是怎么跟小贩讨价还价的。印象中,好像不管别人开价是多少,妈妈都会给这个价格先打个折扣。妈妈解释说:“他们在等着你还价呢。所以刚开始的价格都要开得高一点,只有傻瓜才会立即就买。”
(帕瓦娜想什么了?开了一个怎样的价格?)
(客人说什么?说了一个怎样的价格?)
帕瓦娜快速地想了想,她的脑海里还浮现了那个马扎里沙里夫的姑妈是如何辛苦地在上衣和裤腿上精心刺绣的场景。她想到自己当初穿上它时,觉得自己有多漂亮,这才发觉现在的自己有多舍不得把它卖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