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世界的父母普遍采用的教养方式都有哪几种?
(1)专断型。孩子要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也会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控制,直接告诉他要做什么。遇到冲突的时候,父母还会用惩罚和强迫的手段,来限制孩子自己的意愿。它曾经作为父母对孩子的主流教养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很长时间。
(2)权威性。父母对孩子的干预也比较多,他们只不过换了种更缓和的方式,不再直接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而是通过塑造孩子的价值观,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这种权威型教养方式,在美国的家庭中非常普遍。
(3)放任型。让孩子从小就自己做决定,给与他们自由,鼓励他们独立,父母选择尽量不干涉孩子,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的意愿。采用这种教养方式最普遍的国家,是瑞典。
2.不同教养方式的形成,主要都受哪些因素影响?
(1)经济不平等程度。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不同阶层之间财富和收入的差距大小。财富和收入差距大的地区,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更严格的教养方式。也就是通过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得到可以获得更多财富的机会。反过来也一样。
(2)教育因素。在升学和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更依赖考试成绩,或者教育回报率高的地区,父母的教养方式就会比较严格。而在升学竞争压力小,和是否上大学对将来都没有太大影响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就比较放松。
(3)孩子的性别,也会影响父母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这主要取决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经济角色。当女性主要专注在家庭、只有男性负责经济收入的时候,对女性的教养方式就更宽松,对男性的教养也更严格。
3.这对我们看待和选择教养方式有哪些启发?
(1)不要过分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也不要盲目听从没有根据的教养建议。因为绝大多数父母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养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但世界上没有固定的最好的教养方法,最适合的方法是由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决定的。
(2)减少专断型教养,多向权威型教养过度。在未来,知识的重要性会更突出,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也会延长,父母要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专断型教养会越来越不适应。
(3)重视孩子0—4岁的早期教育。无论处在哪种社会环境中,提高对孩子早期教育的质量,都能有效改善他的未来表现,减少犯罪、保持健康、提高收入。这个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变化,都会长期有效的。
重要观点
1.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父母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不用告诉他原因,直接要求他去做就可以了。
2.不同的教养方式并不是完全递进的关系,不是出现了权威型教养,专断型就消失了。
3.在影响教养方式的因素里,文化和习俗并不是最重要的。
4.严厉的教养方式,可以很明显地提升孩子的一些能力,比如学习成绩。
5.男女都扮演重要的经济角色时,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也倾向于统一。
6.一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会形成某种比较主流的教养方式,肯定是很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父母不要过度反思和轻易推翻自己的养育理念,而要多思考别人提出的方法和建议是不是完全符合自己所面对的客观现实。
8.每一种教养方式都有利有弊,不能直接说哪一种更好。不同的社会状况,所对应的最好的教养方式是不一样的。
9.通过早期教育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和观念,在任何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都是有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