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

“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

作者: 明霞sd | 来源:发表于2021-10-04 23:28 被阅读0次

——第五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第二天

      孙明霞

1

上午开讲,“基于教育实践的主题写作”。

这是我自己定的题目,但其实这是文质老师给我的命题。当周日那天晓霞给我任务,要求我谈谈关于主题写作的话题,并且过去曾经讲过的写作话题不能重复讲,我内心其实有些崩溃,我不知道我要怎样讲这样一个题目。由于可以借此机会到香香的学校,更可以借此机会见到我的师父文质老师,还有晓霞蓝蓝肖妹花花等若干朋友,我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当然还有一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感觉自己越来越匮乏,需要有新的学习机会,让我更多的去听一听、看一看,来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日常的课必须准备好,并且要上好,其他的工作也要做好。所以说,对于关于主题写作的话题,我心里还是一盆浆糊,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空闲的时间想了两三天,也大体理出一个思路,就从自己的教育实践说起,我自己如何积累又如何提炼最后先形成一个主题,当然这个主题既包含着一本书的主题,也包含着一篇文章的主题。想到自己出书过程中的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和提炼,想到一篇一篇文章在撰写过程当中的不断完善,我想这些就可以作为我分享的素材。于是,晚间就开始查找邮箱里过去储存的资料,翻阅手机当中因为某篇文章跟编辑的对话,翻阅书架上的一些书,截图或者拍照作为支撑我观点的案例。

备课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再加上1号刚好放假第一天是我在校值班,利用一整天值班的时间,集中精力备课,基本框架都没问题了,当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晚上又继续加班才算是基本把课备好,只等2号打飞滴到达研修班现场。

昨天上午是文质老师的讲座,下午是田博士的讲座,我必须用心的听,也的确有太多的收获,也带来很多的思考。晚间还有分享交流活动,所以8:30回到宿舍之后还是要对我的课再次完善修改。既然我是做一个学习者来到现场,当然我也要和其他学员一样,完成作业,恰好有了一点灵感就赶紧打用手机先把这份灵感记录下来,再来想想做好讲课思路和课件来调整。

说心里话,我对今天的讲座是很忐忑的,主要是匆匆忙忙准备出来也不知道我会讲成什么样,并且这一次的讲座嘉宾,他们都是文科的高材生,还都是特别能写的专家级别的,而我只是一个一线理科的老师,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讲好,能不能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所以今天上午一开场,我内心是很紧张的。但每每讲起自己的故事来,似乎紧张也逐渐离我远去。不知不觉我就抢到了,10:30看到晓霞跟我打手势要休息,这才开始休息。休息之后继续讲,竟然又讲到晓霞打手势,看看手机上的时间竟然马上12点了。

虽然准备得很匆忙,感觉自己的水平也太泥土味,但我的师父文质老师给予了我太大的鼓励、鼓舞和表扬,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欣赏,让我感受到我的讲述可以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也甚感安慰。而我最大的收获,也在于准备过程当中自己的提炼和总结。

2

下午刀哥谢云开讲,《教师的写作:从问题到主题》。

多年来一直非常喜欢刀哥的文字,敬重他的为人。而最近若干年他和文质老师一起举行的教育行走夏令营活动,更是给全国众多的老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让更多的老师上了“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的自主发展的道路。他的讲座信息量巨大,金句频出。他引用了鲁迅的句子“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作为开场,颇有深意,他说,“写作者都是有问题的人”,有没有感觉中国的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老师写错的出发点在哪里?他告诉我们:“问题所在,即写作的起点,生活中的一切的热点、难点、疑点、痛点、痒点等种种的点,其实就是我们写作的起点。”他用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写作就像打喷嚏,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打喷嚏是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反应。写作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我们受到了外界的一些刺激,有了那样一些“点”,也就有感而发,所以就写出的文章。

问题从哪里来?他用了很多的关键词来形容问题的来源:敏感,多疑,好奇心,不满,神经质,内向,细腻,敢于幻想,无病呻吟,等等。他说,感觉敏锐的人,更容易被唤醒。所以当你有了灵感的时候,一定要马上行动。

对于教育问题与教师写作,刀哥从教育政策层面,教育生态层面,教育本质层面,学校发展层面,教师个体层面,班主任层面,等等等等各个层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考维度,让我们知道可以在任何的情况下选择一个适合的层面进行写作。

结合丰富的案例,刀哥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专题写作,什么是主题写作,尤其是他结合自己的著作,以及他所策划的一些杂志专栏、专题,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写作的可能和重要写作的意义。

由于信息量过于丰富,我想我需要慢慢地对刀哥的讲座再进行消化、感悟,从中汲取力量。

3

晚上的时间是进行网络直播,关于阅读《教师的使命》这本书,大家开玩笑,这是首次全球直播一本书的阅读,所有第五期教育写作研修班的学员和老师参与。但具体我怎么参与,其实我不是太明白。

主持人是香香校长。

香香真是让我感到惊艳无比,语言干脆利索,表达诗情画意,每一个学员的发言,她都能够用特别恰当的、简洁的语言进行点评、提炼,给予鼓励。尤其是最后的总结:“我们可以困惑,但是不能迷茫;我们可以迷茫,但是不能放弃;我们可以偶尔放弃 ,但是坚决不能做一辈子放弃的老师!”瞬间成为网络热句,大家纷纷赞扬。

现场老师们的分享特别令人感动,有的老师分享的故事让我们泪水涟涟,看的出,大家的阅读非常的用心,而在阅读过程当中也特别用心结合实际进行了思考。最后的点评环节,当轮到我点评的时候,内心感觉非常的词穷,尤其是在我前面刀刀的点评那么精彩到位,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只好借助书中的句子谈谈自己听大家分享的感受:

关于《教师的使命》这本书,借用刀哥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有光的书,因为读这本书,我们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勇气。由此,我想就这本书说三点:

首先,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这本书?为什么大家读到其中的很多句子会很感动?为什么有的老师在读的过程当中甚至会流泪?说明这本书很走心,说出了老师内心的困惑,彷徨无奈,对教育的爱和无奈。在第164页中谈到,“要遵从生命内在的需求”“要遵从生命自身的节律”,我想张老师的这本书正是遵从生命内在的需求,研究生命自身的节律,他是基于对生命的长期观察,对生命的关爱和悲悯情怀,对老师教育生态的观察和对老师生命的关怀写出来的文字,所以让老师们感觉到很走心,感同身受。

其次,这是一本对教育、对生命,有着深度思考的书,可以说他是一本教育理论的书,但又不是艰涩的理论和概念的描述,而是在充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去思考教育的本质问题,思考生命成长的本质问题,所以他带给老师们的影响,不是给了老师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是引导老师学会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是书的语言,可以说都是金句美句,但是每一句话都又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说陶行知谈到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说是写出来的文字让一个不识字的老妈妈听了以后能听懂,所以陶行知的文字非常的朴素、通俗易懂,后来我上网去搜,发现这句话,是白居易说的,也有人说杜甫也是这样做的,这说明真正的好文章不是大量引用别人的话,不是华丽的词汇堆积,不是艰涩的概念,而是通俗易懂的文字,张老师这本书里面所蕴含的道理无比深刻,但是表达又让我们每个人都看得懂、看到心里去了,这大概也是老是这么喜欢读的一个原因。

听了今晚上众多老师的分享,我也特别用三点来表达我的感受:

一是面对困境的态度。记得康德说过,教育是世间最难的事,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跟人有关,是跟未成年人有关,所以说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又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困境,甚至是艰难,老师们在分享的故事当中也特别谈到了很多的具体的问题,但是我特别想说,即便面对各种痛,老师们心里充满了阳光,没有去抱怨这些困难,而更多都在思考如何去提升自己,去帮助学生,给学生一个幸福的童年。

二是阅读中的思考。每个老师分享当中都谈到了自己学生的故事,这都是有温度的故事。我想,或许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当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发生了也就发生了,可能未必会做些深入的思考,但因为读了张老师这本书,老师们会结合自己的故事,也结合书中的观点进行思考,这就是让学习真实的发生了,老师们在读书当中学会了思考,让理论跟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所以说遇到一本好书是多么重要,就像一束光,让实现找到了理论的根基,也让我们的教育实践找到了方向。

三是对未来的期许。老师们在分享当中,不仅仅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学生的故事,更是展示出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自己成长的期待。不是只考虑当下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考虑到学生未来的成长,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发展。这大概也正是这本书的重大意义——《教师的使命》,真的让老师们感到了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这个使命感和责任感既有对学生的,还有对自己,以及学生的家庭,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

今后我们怎么做,我还是想引用张老师这本书中的观点,第167页到169页中谈到的:

对于教育的变革,我们要采取的三种态度:第一,有些理念,不能做到的,但它本身很美好,我们只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中要有个美好的愿景。第二,“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任何的大问题,都是从做好小事开始的,所以说我们既要有大局观,更要脚踏实地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把做好。第三,“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能改变的,营造一个局部的春天,那也是春天。

一天的时间,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非常丰富,非常充实,也有太多的感想,恐怕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表达的,那就行动吧。

相关文章

  • “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

    ——第五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第二天 孙明霞 1 上午开讲,“基于教育实践的主题写作”。 这是我自己定的题...

  • 改变,从想改变的地方开始

    001 微习惯的困惑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微习惯容易达成,但微习惯产生的结果难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一天背一个单词就...

  • 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

    今天读了张文质老师著的《教师的使命》P12—P18页,他在书中提到了一个积极的教育理念: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

  • 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

    “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没有高深的理念,不需要更多的阐释,人人都能理解并感受到却大多不能这样激励自己前行。其实,教...

  • 改变开始的地方

    在来行动营之前,我是一个被上进和懒惰拉扯着的人。每天想着要学习英语,要运动,要读书……但其实没有把它们安排进日程表...

  • 改变命运,从相信可以改变开始

    每天都听到很多人抱怨,抱怨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生活、工作、人际各个方面,还有抱怨老天、月亮、蚊子、警察之类的,还...

  • 教育,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

    “教育,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这是今天无意中看到的一句话。说不清为什么,一下子很感动,似乎有一些埋藏在内心深处很深...

  • 2018-01-01

    改变从一个观念开始,改变从小事开始,改变从自身开始,改变现在就开始。 优良的传统可以来继承,但辉煌的成就...

  • 改变,从改变自己开始

    这个世界上,五彩缤纷,充满了色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珍惜它,呵护它。但是我们也都明白,这个世界...

  • 改变,从“微改变”开始

    文/中国[荆寒楚] ① 最近和一位朋友产生了一些误会,心情有些低沉。 那天晚上,我对朋友说:你也是够厉害,让我在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rwnltx.html